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05 小题易丢分-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七年级历史黄金30题(解析版)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东晋、隋 B. 蜀、东晋、元 C. 东汉、东晋、北宋 D. 蜀、西夏、元 【答案】A
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有“任贤能、受谏诤”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等;可是材料中没有提及合并州县,可排除选项④。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3.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赵州桥是唐朝李春主持建造的大型石拱桥
B. 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C. 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答案】D
4.《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由此判断出自我国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因此“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西周时期,分封诸侯;选项B郡县制,是秦朝,由朝廷任命;选项C行省制,是元朝的省级行政单位,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5.某班在开展主题为“唐代的中外交往”的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属于中国内部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B项鉴真东渡日本,加强了中日之间的交往;C项玄奘西行至印度,加强了中印之间的交往;D项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加强了中日的交往。所以BCD项都属于唐代时期的中外交往,A不属于,故选A。
6.下列史实与“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无关的是( )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回族的形成 D .明朝戚继光抗倭 【答案】D
7.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 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B.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D.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因而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最合适的主题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宋朝商业,只是材料内容的一部分;选项C、D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