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天津高考大纲-语文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
语文
I.学科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天津卷)命题将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指导原则,根据天津市《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坚持能力立意,科学、公正、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命题时,将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关注社会发展变化,体现时代精神,并结合教学实际,注意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用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II.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III.考试内容
以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等模板为基础,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对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阅读实用类文本
阅读并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
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词类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