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实务重点考点总结
d. 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2) 路基施工: a. 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b. 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
c. 填方地段施工,要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 基层施工: a. 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b. 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c. 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 面层施工 a. 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b.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震动、抹面成型、养护
二、 城市桥梁工程
1. 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高出地面0.3m。 2. 孔底沉渣厚度,端承桩不大于100mm,摩擦桩不大于300mm。 3. 人工挖孔桩深度不宜超过25m。 4. 水下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0~220mm。
5.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为2-6m。 6.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1) 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
(2) 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3) 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4) 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7. 钢梁制造企业向安装企业提供的文件:
(1) 三证(产品合格证、钢材及其他材料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 (2) 两图(施工图、拼装简图)
(3) 两焊缝(焊缝无损检验报告、焊缝重大修补记录)
(4) 两试验(高强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产品试板试验报告) (5) 一记录(工厂试拼装记录) (6) 一清单(杆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1. 浅埋暗挖法十八字原则: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2. 盾构选型依据与原则:应适用、可靠、先进、经济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2) 隧道线路及结构设计文件
(3) 施工安全、工程环境风险因素、场地条件、环保要求 (4) 施工环境及其保护要求 (5) 工期条件 (6) 辅助施工方法 (7) 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 盾构法施工地层变形施工监测必测项目: (1) 施工区域地表隆沉
(2) 沿线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 (3) 隧道结构变形
4.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5. 轻型井点距坑壁不应小于1-1.5m,井点间距一般为0.8-1.6m,井底管的入土深度必挖基坑底深0.9-1.2m。 6. 钢管桩与钢板桩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可重复使用,一般最大开挖深度在7~8m。 7. 护坡措施
(1) 叠放砂包或土袋
(2)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 (3) 挂网喷浆或混凝土
(4) 其他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 8. 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 (1) 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 (2) 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3) 加固基坑内被动土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群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 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后未及时支撑的暴露时间 (5) 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或隔水帷幕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 9. 坑底稳定控制
(1) 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 (2) 适时施作底板机构
10.围护结构缺陷造成的渗漏处理方法:
在缺陷处插入引流管引流,然后采用双快水泥封堵缺陷处,等封堵水泥形成一定强度后再关闭导流管。如果渗漏较为严重时直接封堵困难时,则应首先在坑内回填土封堵水流,然后在坑外打孔灌注聚氨脂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等封堵渗漏处,封堵后再继续向下开挖基坑。 11.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要求:
(1) 注浆顺序:由下而上、间隔对称进行,相邻孔位应错开、交叉进行 (2) 渗透法注浆压力控制在0.1~0.4MPa,一般不宜超过0.5MPa,注浆终压由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控制要求确定,每孔稳压时间不小于2min,劈裂注浆压力应大于0.8MPa (3) 注浆速度应不大于30L/min
12.深孔注浆加固技术:注浆压力宜为0.5~1.5MPa,根据地层条件和隧道埋深确定终压大小
13.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14.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应采用组合钢模板和模板台车两种模板体系
15.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 (1) 开挖导沟 (2) 修筑导墙 (3) 开挖沟槽
(4) 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 (5) 吊放接头管 (6) 吊放钢筋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