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户口在调查区域的常住农业户
(3)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的非农业户 (4)户口在外地,居住在调查区域半年以上的农业户
●城镇住户调查包括单身户和一些具有固定住宅的流动人口。
●住户调查的“住户”是比家庭内涵更加丰富的概念,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家庭。3、城镇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
(1)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3)城镇居民家庭现金收支 (4)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5)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
4、城镇居民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包括: (1)未婚 (2)有配偶 (3)离婚 (4)丧偶 (5)其他 5、城镇居民家庭期初(期末)手存现金:是指调查户家庭全部成员期初(期末) 所有的全部人民币和外币折合成人民币的手存现金。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的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 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的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的 现金。
●手存现金是住户调查中的重要指标,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 货币购买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 记现象的发生。
●城镇居民家庭手存现金包括家庭成员为亲友购商品的各种暂付款,但不包括家 庭成员手中不属于其所有的各种暂收款,如亲友委托家庭成员代购商品所交给的 现金。
●手存现金是住户调查中的重要指标,是计算货币流通量、家庭金融资产、反映 货币购买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清查手存现金,可以检查记账质量,防止漏记、多 记现象的发生。
9、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类别分为: (1)食品 (2)衣着 (3)居住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医疗保健 (6)交通和通信 (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8)其他商品和服务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不同,其特点在于其劳动过程和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包括本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提供给个人生活消费物品 (包括购物券、消费卡等)及服务。
10、国家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1)按照城镇规模将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城镇分为三层:大中城市、县级 市、县城(镇)。 (2)按各层人口占全省(区、市)人口的比例来分配每层的样本量。
(3)按城镇就业者年人均工资从高到低排队,依次计算各城镇人口累计数,然后根据样本量的大小随机起点等距抽取所需数量的调查城镇。
●国家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量为65400 户,每年轮换1/3。 ●城镇居民家庭非现金收入每月填报,年末一次性上报。
●参加全国汇总的调查市、县,每三年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进行调整修订。
●全国及省级调查资料全部采用超级加权汇总方式,定期生成全国或省级综合资料。是指居住在市区或县级市城关镇社区(居委会)内的常住人口 数除以该类城镇调查户的平均家庭规模。
第一章 总论
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按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 (2)监督
4、会计核算从内容看包括:
(1)记账、算账、报账 (2)预测、分析、考核
5、会计监督从时间看包括:
(1)事前监督 (2)事中监督 (3)事后监督
6、企业会计的目标:
(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7、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1)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
(2)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
(3)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
重点: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重点: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企业会计。
8、资本循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本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储备资本、生产资本、成品资本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本的循环。
9、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重点: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重点:如果判断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下去,则持续经营前提就不再适用。
10、企业会计期间分为:(1)年度 (2)中期
11、会计可以采用的量度种类:
(1)实物量度 (2)劳动量度 (3)货币量度
重点: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重点: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重点: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重点: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13、可比性的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重点: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点:在会计实务中,重要性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1)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4)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
重点:会计信息的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是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
重点:在历史成本计算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点: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可回收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5、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公允价值
重点: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16、企业会计要素包括: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4)收入 (5)费用 (6)利润
重点: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7、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
18、非流动资产包括: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 (3)长期应收款
(4)长期股权投资 (5)投资性房地产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 (8)长期待摊费用
重点: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19、负债按流动性不同分为:(1)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20、流动负债包括:
(1)短期借款 (2)交易性金融负债 (3)应付及预收款项
(4)应付职工薪酬 (5)应交税费
2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
23、留存收益包括:(1)计提的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
2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5、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
(1)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6、收入的确认除应符合定义外还应同时符合的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