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由传统的追求产量形式演变为质量与效益形式,要求渔业向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达到规模效益;渔业产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渔业养殖区域要进行合理规划与调整;对其养殖品种与养殖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以适应现代化渔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各地都有一些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发展的产业化雏形,并初具规模,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进行渔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区域特点、基础、技术条件、市场需求,而不能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休闲渔业前景诱人
淡水渔业不仅仅是生产水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用来调节、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具体体现在休闲渔业上,它包括垂钓、饮食文化、旅游观光、民俗风 情、观赏鱼的开发等。国外是把游、钓渔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提供一条龙系列服务。它包括休闲食品开发、钓具、钓饵(饲料)及游、钓品种等。在发达国家游、钓渔业非常时尚,如美国游、钓人口达5 000万,占其总人口的20%以上,它是一个永不衰败的产业。在我国除了观赏金鱼开发较早外,游、钓渔业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普遍兴起,目前全国游、钓人口近1亿人,全国性有中国钓鱼协会,各省市都有自己的钓鱼协会和游、钓中心,每年各地都要举行钓鱼休闲比赛。它为城市人们的休闲时光增添乐趣和丰富其节假日的生活增添色彩。城郊渔业应加大旅游休闲小食品、营养滋补品及规模化的观赏鱼生产技术的开发,并改善渔区生态景观。随着举国全面进入小
康社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到游、钓业大军中,游钓、休闲、观光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5、水产品加工前途无量
水产品加工一直是我国渔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渔业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品消费一直是以鲜活为主,水产品加工业又以海水鱼类为主,淡水鱼加工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达到60%~70%。我国加工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上规模有影响的不多,品牌多而名牌不多,开工率往往只有60%~70%,少的只有20%~30%,水产品原料供应大众化的多、优质的不多;安全质量有待提高且生产与加工脱节。2003年全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为8 287家,加工能力达每年1 306万t,实际加工总量915万t,扣除来、进料加工,实际消耗国产水产品原料计1 700万t,占国家水产品总量的35%,且多为海水产品加工。水产品的加工带动了出口的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54.9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的26%,已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品出口国。目前一大批加工企业在管理、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发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缩小,并由初加工转向精、深加工,进行多次增值。组建了一些以食品加工为主,饲料、制药、化工并举的综合水产企业集团。水产品加工正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品由过去的盐鱼、干鱼、大冻块鱼转向多品种、小包装、方便化,质量有所提高。如鱼丸类、鱼香肠、鱼糕、鱼排、家庭熟食鱼系列和模拟食品;由珍珠加工的项链、戒指、手链、领带饰品、动物造型工艺品系列;由低值小杂鱼 虾、水产品加工下脚料加工的鱼粉等。水产加工业是大农业的朝阳产
业,不少企业巳通过了ISO质量认证、HACCP认证及欧盟认证,增加了市场占有量。水产加工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必将带动淡水渔业产业的升级。
6、渔业资源增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重要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鱼类及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达2万多种,鱼类占世界鱼类物种数量约20%。我国所属水域中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与原始物种以及珍稀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齐全 等特点。同其它生物一起构成我国生物多样性系统。《中国鱼类系统检索》共编列鱼类2 831种,隶属于43目82科1 077属[8],其中淡水种类占1/3。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移植的经济水生动物有100余种,在淡水有明显经济价值的有尼罗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革胡子鲇、俄罗斯鲟、虹鳟、罗氏沼虾、河蟹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工作,先后组织了科技人员进行全国性大规模大范围的渔业资源考察、调查及长江、珠江、黑龙江的“三江”考种,并在大中型湖泊水库和江河进行了人工放流与移植和增殖工作,已获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后,政府又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渔业有关的法规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渔业水质标准等。健全了渔业执法队伍,有力地打击了偷鱼、盗鱼、毒鱼、破坏渔业设施和资源的行为。近些年国家又投巨资在全国各地兴建了一批全国性鱼类原、良种场和保护基地,并成立了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及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又在沿海和内陆大江河、湖泊确立禁渔期、禁渔区,在鱼类繁殖
与生长期严禁捕捞,确保渔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如在长江每年4月至6月全江禁捕、封渔。过去我国渔业长期一直是靠掠夺资源来达到 高产的,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加之工业三废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渔业自身鱼病、鱼药、鱼饲料、鱼排泄物等污染,使得我国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不能满足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资源往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战略,谁拥有资源,谁就有主动权。全世界的石油危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地球上生物资源正日益减少,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保护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