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 青海省常住人口5626722人
发布时间: 2011-05-06 来源: 西海都市报
●10年增加445162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总人口性别比略有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少数民族人口占46.98%
5月5日,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主要数据。数据表明,我省常住人口为5626722人,其中西宁市人口最多,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9.25%,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口最少。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增长最快。
人口增长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省常住人口为5626722人,同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增加了445162人。数据表明,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13791人,占51.78%;女性人口为2712931人,占48.2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7.06上升为107.4。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29040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6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95人减少了0.49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以及住房条件改善所产生的效果。
老龄化进程加快
我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77107人,占20.92%;15-64岁的人口为4094933人,占72.7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4682人,占6.30%。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7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7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表明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以及积极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加快。
少数民族人口占46.98%
我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983516人,占53.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06人,占46.98%。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增长最快
各地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是:西宁市2208708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9.25%;海东地区
1396846人,占24.82%;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489338人,占8.70%;海南藏族自治州441689人,占7.85%;玉树州378439人,占6.73%;海北藏族自治州273304人,占4.86%;黄南藏族自治州256716人,占4.56%;果洛藏族自治州181682人,占3.2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玉树州人口增长最快,10年间增长40.78%;其次是海西州,增长32.56%;而后依次是果洛州、黄南州、西宁市、海南州。
海东地区和海北州常住人口有所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人口普查时,离开居住地半年以上的人不在常住人口之列,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上述两地农村外出打工人数增多。(作者: 张雅宁)
相关新闻:我省人口10年呈现四大变化
我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省人口10年发生了四大变化,即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大大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汉族。
数据显示,10年我省共增加了445162人,增长8.59%,年平均增长率为0.83%。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47%下降0.64个百分点,我省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16258人,占44.7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110464人,占55.2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15323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70161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6个百分点。表明2000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48479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58671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427738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30人上升为862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文盲人口减少358510人,文盲率下降了7.8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了10年来我省坚持科教兴青战略,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983516人,占53.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06人,占46.9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60211人,增长了5.67%;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84951人,增长了12.08%。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汉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