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题李凝幽居》导学案

《题李凝幽居》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3:28:33

《题李凝幽居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作者简介和关键字词。 2.能力目标:分析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具有诗的底蕴。

学习重点 合作感知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寻常小事。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教学教法 讨论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凝( ) 荒( ) 宿( ) 僧( ) 还( ) 2.解题:“题”在这里是“写”的意思。

3.划分句子节奏并找出诗句中的重点字,能够翻译此诗。 4.介绍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三年后卒于普州。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独学)整体感知。速读此诗,概括诗的内容,把握诗的主旨。

1.概括诗的内容: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2.把握诗的主旨: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小组研讨,班内展示

1.(独学)教师展示基本解读如下:

a.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诗人沿着一条杂草

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

b.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幽居的静寂。友人幽居之处旁有一池塘,池塘边有树,诗人来到门外,轻叩门扉。月夜之下一片宁静,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它们发出了声响,或飞出盘旋一阵又回到巢中。

c.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座小桥,视野开阔起来,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斓的色彩;夜风轻拂,云脚飘移,让人觉得仿佛山石在移动。诗人反说此景,别具特色,因为“石”并未动,是“云”在动。一说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所以在这里,“移石”和“动云根”是同一意思。这样更显出了环境的幽深而迷人。

d.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点明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合学)分析以下问题: ① 、此诗记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明确: --------------------------------------------------。 ②、这次拜访是不是“初访”?为什么?

明确:-----------------------------------------------------。

③ 、正面写拜访的是颔联,这联中两句诗的语序符合“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吗? (小组合作探究后代表交流)

明确:------------------------------------------------------。 ④、颈联写归途的所见,写这些景物突出了什么特点,这又反应了诗作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明确:------------------------------------------------------。

⑤、 按说,拜访朋友,却吃了闭门羹,诗作主人公心情应该是失落郁闷才对,怎么他反而会喜悦呢?(小组合作探究后代表交流)

明确:-------------------------------------------------------。 ⑥ 、“推”与“敲”到底哪个更好?请你说明理由。

明确:-------------------------------------------------------。 3.展示结果 四.达标测试

1、《题李凝幽居》的作者是___朝____,“题”字的意思是_____,“幽居”的意思是_______。

答案:唐,贾岛,写,“幽居”的意思是“幽僻的居处”。

2、《题李凝幽居》中,诗人抓住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动中寓静的两句诗是—————, —————。

答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僧敲月下门”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

答案:“僧敲”句,用了反衬手法,以动衬静。此联写在皎活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但突然发出了几下敲门的声响,这“笃笃”的声响进一步衬托出了月下幽居的安静。

4.思考?探究 《题李凝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题旨有什么内在关系?

明确:-------------------------------------------------------。 五.课堂小结

1.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2.对课上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彰,对表现稍差的小组进行鼓励 3.课代表总结好各小组的分数 六.作业

1.背诵并能够默写此诗

2.拓展连接——分析以动衬静的写法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搜索更多关于: 《题李凝幽居》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题李凝幽居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作者简介和关键字词。 2.能力目标:分析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具有诗的底蕴。 学习重点 合作感知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寻常小事。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教学教法 讨论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凝( ) 荒( ) 宿( ) 僧( ) 还( ) 2.解题:“题”在这里是“写”的意思。 3.划分句子节奏并找出诗句中的重点字,能够翻译此诗。 4.介绍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