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同步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同步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32:36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理一理

判一判

1.酵母菌是厌氧型原核生物。(×)

2.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可以大量繁殖,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 3.为防止杂菌污染,要用无水乙醇擦拭发酵瓶。(×) 4.各种葡萄都可以酿制出红葡萄酒。(×) 5.醋酸菌没有核膜、核仁。(√) 6.醋酸发酵过程不产生CO2。(×)

7.只有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醋酸发酵。(×) 8.检验酒精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

悟一悟

1.酒精发酵时,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3.装入葡萄汁后要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

4.发酵瓶的排气管用曲颈管而不用直管。若用简易的发酵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

5.在制果酒时,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6.果酒发酵时产生的部分CO2会溶于发酵液而使发酵液的pH下降。 感悟体会: 练一练

1.[2019·四川会考]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 1 -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 ℃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其操作过程为先密封后通入空气,A项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瓶口铺得厚一些,防止杂菌污染,B项正确;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 ℃~25 ℃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应控制在30 ℃~35 ℃,C项错误;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以便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C

2.[2019·四川会考]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相同,代谢类型也相同 B.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C.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解析:果酒需要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果醋需要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生成醋酸,A项错误;果酒的表面有充足的氧气,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生成醋酸,B项正确;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制作果酒温度控制在18 ℃~25 ℃,后期隔绝氧气;果醋温度30 ℃~35 ℃,需要通气,C项正确;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防止污染发酵液,D项正确。

答案:A

3.[2019·广东会考]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制作过程中,装置的温度最好维持在______℃。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发酵装置中乙醇达到一定量后,CO2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当____________________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3)酵母菌和醋酸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酵母菌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乳酸的原因之一是不含有相应的____________(物质)。

解析:(1)根据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果酒制作过程中,装置的温度最好维持在18 ℃~25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当发酵装置中乙醇达到一定量后,CO2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葡萄糖全被分解或酵母菌被酒精杀死。(2)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3)酵母菌是真核细胞,醋酸菌是原核细胞,二者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含核糖体);细胞呼吸过程中,酵母菌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二氧化碳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乳酸的原因之一是不含有相应的酶(或者基因)。

答案:(1)18 ℃~25 异养兼性厌氧型 葡萄糖全被分解(或酵母菌被酒精杀死) (2)氧气和糖源 (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含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酶(基因)

考点1 实验原理

1.[2019·广东高二月考]酵母菌和醋酸菌异化作用的类型分别是( ) ①需氧型 ②厌氧型 ③兼性厌氧型

- 2 -

A.①③ B.③① C.②① D.②③

解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其异化作用类型为③兼性厌氧型;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其异化作用类型为①需氧型。

答案:B

2.[2019·黑龙江大庆四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果醋制作的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 B.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D.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不是很敏感,可以短时间内中断通气

解析:果醋制作利用的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而且为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项正确;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项正确;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很敏感,即使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D项错误。

答案:D

3.下列有关发酵项目的微生物名称、细胞结构特点和异化作用类型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A.果酒:酵母菌、有核膜、兼性厌氧 B.果醋:醋酸菌、无核膜、厌氧 C.腐乳:青霉、有核膜、需氧 D.泡菜:乳酸菌、有核膜、厌氧

解析:果酒发酵所用微生物为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A项正确;果醋发酵所用微生物为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B项错误;腐乳制作时所需主要微生物为毛霉,毛霉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项错误;泡菜制备所用微生物为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2 实验设计

4.[2019·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解析:果醋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A项正确;醋酸菌是嗜温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30 ℃~35 ℃,制果醋的过程需控制好以下发酵的条件: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 ℃~35 ℃,时间控制在7 d~8 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孔充气,B项错误;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从而可以将果酒变为果醋,C、D两项均正确。

答案:B

5.[2019·甘肃武威十八中高二期末]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解析: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后并晾干,可有效除菌,A项不符合题意;75%的酒精可杀死细菌,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B项不符合题意;葡萄先

- 3 -

去除枝梗,再冲洗,微生物可能从破损处侵入,导致污染,C项符合题意;每次排气时,只拧松瓶盖,不将盖完全揭开,可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9·西藏拉萨中学高二月考]如图甲为制作果酒的实验装置图,图乙为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图甲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空白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溶液来鉴定,反应呈现为________。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________。

(4)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变为________,进而转变为醋酸。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图甲装置中通过________来控制此条件。

解析:(1)打开进气口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关闭进气口有利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故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图甲中进气口应先打开后关闭。排气口是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长而弯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液。(2)空白处的操作是榨汁,冲洗的目的只是洗去浮尘,但不能除去水果表面的野生酵母菌。(3)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反应后呈现灰绿色。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优良酵母菌菌种。(4)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变为乙醛,进而转变为醋酸。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图甲装置中通过充气口充气来控制此条件。

答案:(1)先打开后关闭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2)榨汁 洗去浮尘 (3)重铬酸钾 灰绿色 (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乙醛 有氧 充气口充气

一、选择题

1.[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有关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都需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

C.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升高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再充入足量O2即可制果醋

解析: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其中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项错误;果酒的制作不需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B项错误;果酒的制作过程可产生二氧化碳,果醋的制作过程产生果醋,都会使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下降,C项错误;果酒制成后除需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外,还应充入足量O2,D项正确。

答案:D

2.[2019·山西忻州一中高二期中]家庭制作果酒时,所用的葡萄不能反复冲洗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营养成分的流失

B.避免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被冲洗掉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理一理 判一判 1.酵母菌是厌氧型原核生物。(×) 2.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可以大量繁殖,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 3.为防止杂菌污染,要用无水乙醇擦拭发酵瓶。(×) 4.各种葡萄都可以酿制出红葡萄酒。(×) 5.醋酸菌没有核膜、核仁。(√) 6.醋酸发酵过程不产生CO2。(×) 7.只有在糖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醋酸发酵。(×) 8.检验酒精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 悟一悟 1.酒精发酵时,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2.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