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气体制备及性质》(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气体制备及性质》(word版有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13:32

故答案为:(1)-183℃~-196℃(2)2H2O22H2O+O2↑;(3)C;CaCO3+2HCl=CaCl2+H2O+CO2

↑;(4)CO2+2NaOH=Na2CO3+H2O;在a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4、解:(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分液漏斗,则需要选择锥形瓶以及双控橡皮塞,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的仪器有B、AD.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首先要形成密闭体系,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塞子,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使分液漏斗的末端在液面以下,观察分液漏斗下端液柱是否稳定。为了防止产生气体速率过快,由于不改变所用稀盐酸的浓度,所以需要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所以操作方法是 通过活塞控制滴加盐酸的速度。 (2)

由题意可知:过量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极易生成NaHCO3,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以及Na2CO3+CO2+H2O═2NaHCO3

步骤III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再将溶液蒸干、灼烧,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

效应。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或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OH=Na2CO3+H2O,

(3)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

5、解:(1)装置C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如果收集的氧气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排水法收集;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应将氧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E;b;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A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A;

(3)①装置H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 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L,要从短管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防止液体倒吸;L。

6、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

(2)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②三瓶氧气的总体积为:200mL×2+100mL=500mL=0.5L,其质量为:0.5L×1.35g?L-1=0.675g 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则: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0.675g

x≈6.7g

6.7g÷2g=3.35

大约4药匙高锰酸钾; 故填:B;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良好后,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使其位于试管底部,并均匀平铺,然后按课本第35页图2-8所示组装实验装置。组装过程中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的合适位置上。故填:位于试管底部;均匀平铺;酒精灯; (4)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加热试管(要先预热),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填:将导管放入水中;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5)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故填:集气瓶口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排水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当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证明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故答案为:ACD;

(4)以上实验说明: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实验中有些实验必须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来进行,如检验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等;故答案为:排水;检验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等;(合理即可)

8、解:(1)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分液漏斗;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CaCO3+2HCl=CaCl2+H2O+CO2↑;Fe+2HCl=FeCl2+H2↑;

9、解:(1)锥形瓶是常用等反应容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锥形瓶;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酒精灯加热;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A;试管口没有棉花团;用酒精灯加热;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fgc;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如图装置G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i导管口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假设集气瓶等体积是100mL,氧气的体积=60mL×

21%+40mL=52.6mL,氧气等体积分数=;故答案为:i;52.6%;

10、解:(1)检查图示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2)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故填:酒精灯;

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B旋钮;故填:B; 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故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

(3)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故填:①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②2KMnO4

K2MnO4+MnO2+O2↑;③在水

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

(4)为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在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填: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5)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或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均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填:BD;

(6)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

(7)3.16g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若高锰酸钾

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0.32g;33.8%; (8)【实验验证】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加热二氧化锰不会产生氧气。则猜想Ⅰ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若产生氧气,则固体质量减轻,即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故填:①Ⅰ;②减轻;

氧气具有助燃性,也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的方法来检验是否产生氧气;故填:将带火星木条伸进试管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产生了氧气; 【拓展延伸】根据实验的目的以及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

是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故填: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故答案为:(1)-183℃~-196℃(2)2H2O22H2O+O2↑;(3)C;CaCO3+2HCl=CaCl2+H2O+CO2↑;(4)CO2+2NaOH=Na2CO3+H2O;在a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4、解:(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分液漏斗,则需要选择锥形瓶以及双控橡皮塞,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的仪器有B、AD.连接好装置后,检查气密性,首先要形成密闭体系,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塞子,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使分液漏斗的末端在液面以下,观察分液漏斗下端液柱是否稳定。为了防止产生气体速率过快,由于不改变所用稀盐酸的浓度,所以需要控制盐酸的滴加速率,所以操作方法是 通过活塞控制滴加盐酸的速度。 (2) 由题意可知:过量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极易生成NaHCO3,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