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专题汇编《气体制备及性质》(word版有答案)
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 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4)以上实验说明: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实验中有些实验必须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来进行,请你举例说明 。 8、(2019工业园区模拟)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长颈漏斗改为 。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铁丝网代替多孔隔板,则产生新增杂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9、(2019胥江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依次为 b→ → → ,(填接口字母),验满方法是 。
(4)某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如图装置G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 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10、(2019常熟市模拟)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
置图如下),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填写的部分实验报告,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1)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有关问题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 。 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 的高度将盛有 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 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松的棉花团。 旋钮: 旋钮。 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加热试管,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 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4)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B. 操作B是先 ,再 。 (5)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6)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 。 (7))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8)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O2,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
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 (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K2MnO4分解的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
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
参考答案
1、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B;C(或E);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图2是采用排水法测二氧化碳的体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排水法测气体体积的原理是利用排出水的体积和进入装置中的气体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进行的,所以在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时,盛水的集气瓶中压强和外界大气压是相等,当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水排出,所以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填: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无。
2、解:(1)③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
K2MnO4+MnO2+O2↑。
故填:A;2KMnO4
(3)用铁丝作图2对比实验所需氧气最好用排水法收集,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F中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Fe3O4。
故填:排水;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3Fe+2O2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进行收集,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①端进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C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C中盛放浓硫酸,这是因为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故填:①;浓硫酸。
3、(1)已知在1.01×105 Pa 时,O2 的沸点为-183℃,N2 的沸点为-196℃,当温度处于-196℃,液态空气中的氮气挥发,温度达到-183℃氧气才开始挥发,因此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196℃≤t<-183℃.;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3)实验室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氯化氢,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先除杂后干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可以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不能通入氢氧化钠中,因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填:C;CaCO3+2HCl=CaCl2+H2O+CO2↑;
(4)利用CO2 与Na2O2 反应制氧气,制得的氧气中混合有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先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检验装置F 中氧气已收满的方法是在a管口放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