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2) - 图文
表5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教学 目标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 学时 理论16学时、实践96学时 1.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装饰表现技法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专业设计。让学生掌握表达设计的能力,掌握建筑装饰效果图的画法,学生能够结合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室内空间效果图的表现方法,具备一定的设计与表现能力。 2. 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所给设计条件并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建筑装饰效果图中所涉及到的构图技巧、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材料质感表现以及着色方法等的技法表现能力。 3. 社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在设计领域中对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自学和独立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 单元名称 建筑配景的表现 室内一点透视效果图表现 水彩、水粉室内室外表现 室内两点透视效果图表现 彩色铅笔室内室外表现 室外效果图表现 马克笔室内室外表现 徒手与科技媒介结合表现 课程设计作业实训 主要教学内容 用线条表现建筑配景,训练造型能力 一点透视的概念、特点、规律、应用 掌握水彩、水粉的特性和着色方法以及水彩材质表现技法 两点透视的概念、特点、规律、应用 掌握彩色铅笔表现的基础技法和绘制方法 掌握室外效果图绘制技巧,注意透视角度的选择和材质的表现 掌握马克笔的特性、种类和绘制方法以及与钢笔线描的结合 Photoshop后期处理 室内室外效果图表现 教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设计和表现。 1.教师通过课件讲授使学生对建筑装饰效果图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在学习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过程中应多看一些范画,多临摹一些范画,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以便今后形成自己的表现手法和设计风格。 3.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行业要求对学生开展教学。 4.教师通过作业形式辅导学生进行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实训活动。 5.学生首先应绘制草图,利用线条表现一些建筑配景等,进行基础性训练,并运用透视规律绘制草图,教师在学生进行手绘的同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指导学生完成草图的绘制。 6.学生绘制好草图后,对其进行上色训练,教师演示和指导学生掌握绘图工具及色彩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完成效果图的绘制,熟悉手头功夫,使之能够更好的
达到教学目标。 7.学生完成手绘效果图。 8.教师给予学生作品评分和点评。 教学 条件 1.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图书资料、设计实例、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等。 2.教学场景:教室、专业画室。 3.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绘图工具(水彩纸/水粉纸/卡纸/彩卡纸/铜版纸、铅笔、橡皮、美工刀、水彩笔、水粉笔、毛笔、水彩颜料/水粉颜料、调色盒/调色板、彩色铅笔、马克笔、直尺、黑色中性笔、水胶带、小喷壶等)等。 4.教师配备:专业教师1人。 1.成果形式:手绘作品。 2.评价方式:专业教师按百分制进行评分,根据学生的出勤、平时作业、期中测验以及最后期末上交的作品等按不同分值比例进行评分。 3.考核标准:手绘作品,作品的美感;作品的整洁度;物体边缘线的处理;构图是否完整;透视关系、比例关系是否准确;色彩调和搭配得当;材质表现清晰明了。 表6 装饰造型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教学 目标 装饰造型设计(构成) 学时 理论20学时、实践40学时 考核 评价 要求 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装饰造型设计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装 饰造型的专业设计。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的设计要素,并据此设计出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图形。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所给设计条件并就所给条件进行设 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材料、肌理、质感等环节的设计能力,使学生可以设计出符合基本概念、原理、形态组合规律、形式语言表达能力的作品。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在设计领域中逐步形成构成的设计整体 观,而且培养了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自学和独立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 单元名称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主要教学内容 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混合、色彩构成的对比与调和、色彩构成的心理与情感。 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要素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制作程序、立体构成的练习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设计。 1.教师通过课件讲授使学生建立装饰造型设计意识。 2.学生在学习装饰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多看构成设计的范例,以便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 3.教师通过作业形式辅导学生进行装饰造型设计的实践活动。 4.学生首先应绘制草图在A4打印纸上,教师在学生手绘草图时及时给予指导,帮
建议 助学生完成 草图的构思设计。 5.学生上色、制作作品,教师在旁指导绘图工具及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使之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6.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 7/教师给予学生作品评分。 1.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图书资料、设计实例、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等。 2.教学场景:教室、专业画室。 3.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绘图工具(鸭嘴笔、中白云、勾线笔、脱胶颜料等)、白卡纸等。 4.教师配备:专业教师1人。 1.成果形式:手绘作品。 2.评价方式:专业教师按百分制进行评分,根据学生的出勤及最后上交的作品技法按比例评分。 3.考核标准:手绘作品,作品的美感、作品的整洁度、色彩调和的浓度、边缘的处理;立体构成作品,作品的形式美感、做工精细程度、材质。 表7 PHOTOSHOP课程简介 PHOTOSHOP CS3 学时 实践60学时 教学 条件 考核 评价 要求 课程名称 教 学 目 标 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Photoshop各项功能,通过学习它可以对图像修饰、对图形进行编辑,以及对图像的色彩处理,综合运用photoshop工具对 3DMAX渲染效果图进行后期合成,达到逼真效果。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理解PHOTOSHOP CS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Photoshop CS3的基础操作、图像的选区和路径的创建与编辑、形状工具和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层的使用、图像画面与颜色的编辑、文字的创建与编辑以及滤镜的应用和自动化图像处理等。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在设计领域逐步形成设计整体观念和对图形图像的处理,而且培养了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自学和独立处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环境。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Photoshop CS3的应用范围、系统要求、工作环境与界面、工作优化设置、Photoshop CS3的工作界面、标题栏的使用、菜单栏的使用、选项栏的使用、工具箱的使用、状态栏的使用、图像窗口的使用、调板窗口的使用、工作区的使用、了解图像的类型、点阵图图像的属性、分辨率、色彩模式、的基础文件操作 、图像格式。 选择、裁切工具组、绘画与装饰工具组、矢量工具组、辅助、快速工具组。 选区的基本操作、选择工具栏参数设置、运用选区工具、状态栏参数修改组创建选区、运用钢笔工具创建选区、快速蒙板创建选区、利用通道创建选区。 色彩调整操作技巧、如何观察直方图、如何查看像素的颜色值、色阶、曲线、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去色、匹配颜色、替换颜色、 Photoshop 基本操作 常用工具 应用 选区 色彩和色彩的调整
教 学 内 容 通道、阴影/高光、使用“变化”命令调整色彩。 图层应用 图层操作技巧、选择图层、管理图层、调用图层样式、使用填充图层、初识调整图层、理解图层蒙版、用绘画工具编辑图层蒙版、剪贴蒙版、图层工具栏对应命令。 蒙版和通道的应用技巧、理解快速蒙版、使用快速蒙版扣取图像、通道与蒙板 使用快速蒙版合成图像、使用图层蒙版合成图像、生成矢量蒙版、利用通道调整色彩、剪贴蒙版的使用。 动作 动作操作技巧、记录动作、播放动作、编辑动作、使用CS3中的自带动作、利用自带动作制作各种效果、批量。 滤镜操作技巧、使用滤镜、调节滤镜参数设置、渐隐滤镜效果、在CS3中使用滤镜、使用“动感模糊”滤镜制作飞驰的汽车特效、使用“抽出”滤镜抠图、使用“液化”滤镜美容、使用“图案生成器”滤镜。 打印基础、打印机、打印步骤、页面设置、设置打印选项、打印、重新定义图像大小、彩色印刷基础。 设计并表现出一套室内效果图 滤镜 打印输出 课程设计作业实训 教学 方法 建议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1.教师通过课件讲授基本图像处理的原则。 2.教师通过作业、项目等形式辅导学生进行设计的实践。 3.学生制作作品时,教师在旁指导使用方法配合相关软件的穿插使用,使之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4.学生在学习photoshop cs的过程中应多作实例,勤练习多尝试。 5.学生首先应绘制草图在A4打印纸上,教师在学生手绘草图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 草图的构思设计。 6.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 7. 教师给予学生作品评分。 8. 观看相关网站视频、建立参与ps论坛,交流制作经验,分享作品效果图,促进设计思路的拓展,活学活用,解决用软件的相关问题。 1,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图书资料、设计实例、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等。 2.教学场景:机房 3.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photoshop cs3软件。 4.教师配备:专业教师1人。 1.成果形式:计算机打印效果图作品。 2.评价方式:专业教师按百分制进行评分,根据学生的出勤及最后上交作品效果按比例评分。 3.考核标准:作品是否符合图像处理的基本原则、作品是否符合形式美法则(美感)、、作品是否具备独特设计感、作品在工具使用和相关联软件应用是否娴熟。
教学 条件 考核 评价 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