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心理学复习范围(用)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2011-2012第二学期)
一、填空
1.条件反射的两大范型是(1) 、(2) 。
2.桑代克提出的效果律是 。 136
3.从后期的观点来看,桑代克早年所做的饿猫学会逃出迷笼实验,实为条件反应学习实验,猫的行为不必用效果律解释,而是可以用 原理解释。 4.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强化”指 。 132 5.在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指 。 138 6.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1) 、(2) 两大类。 7.不同建构主义观关于学习与知识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 、(2) 、(3) 。 8.学习的S—R联结观强调学习是 _______过程。与此相对的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是 _______过程。
9.托尔曼不赞成学习的 ____ 公式,把学习公式改成 _____ 公式。强调 ____ 的变化导致行为变化。
10.可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全过程分成(1) (2) 、 (3) 三个阶段。 11.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 或 表征和贮存。 12.人们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的有序事件可能以 的形式表征。
13.“我爱冬天的梅花”这个句子包含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 ,第二个命题是 。 14.奥苏伯尔的符号表征学习指 。 15.波兰尼将知识分为____和____。
16.我国教育和心理学辞书中流行的知识定义来源于 ____ 认识论。 17.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____ 。
18.我们从一个人会陈述什么,推测他具有 ____ 知识;从他会做什么推测他具有 ____ 知识。
19. “命题”一词在逻辑学中指 ____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指 ____ 。
20.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两个命题可以通过 ____ 彼此联系起来形成命题网络。 21.概念名称学习不同于概念学习,前者指 ____ 学习,后者指 ____。
22.奥苏伯尔把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称为 ____ 。 23.信息加工心理学家认为,程序性知识在人脑中以 方式表征和贮存。 24.加涅将智慧技能由低到高分成(1) 、(2) 、(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五类。
25.具体概念的学习一般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 26.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可以用 同化模式解释。 27.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可以用 同化模式解释。
28.策略性知识是由一类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构成的,其学习一般需要经过(1)命题表征、(2) 、(3) 三个阶段。
29.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看,技能是由 ____ 知识构成的。 30.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 ,学习过程是 通过 实现的。
3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 。
32.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和 两种。
3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 中的 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3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 和 的基本心理学规
律。
35.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B loom)将教育目标分为 的目标、 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三大部分,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到高分为若干亚级。
36.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 和 。
37.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的方式不同,提出了 、 和 学习三种同化方式。
38.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智力由 、 和 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 39.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ǎ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要获得五种习得的能力即五种学习结果,它们是: 、智力技能、 、态度、动作技能。 40.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和 两种。 41.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和 两种。
42. 与 是学习理论上两大对立学派。
43.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 与 之间的联结。
44.动机对学习产生“引发作用、 、 、 ”等四个方面的作用。
45.迁移根据影响效果,可将迁移分为 、 ;根据迁移的方向,可分为 、 。
46.桑代克提出三个学习的主律即准备律、 和 。 47.斯金纳认为学习分为两种,即 和 。
48.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 ,学习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49.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 的组织与 。 50.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 , 。
51.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和 联系的过程。
52奥苏伯尔称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进行同化,即 、 、并列结合学习。 53.现代的建构主义又可以区分为 和 。
54.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观点,通过信息加工,人类获得两类知识,
即 和 。18 安德森(1983)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
和 来表征的。 程序性知识是以 和 来表征的。
55.不管是常规性问题解决,还是创造性问题解决,大多都经历相同的过程,心理学家将这一过程分为四步: 、 、执行方案、评估结果。 20 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技能分成 和 两类。
56.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 、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 。
57.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 、 、 和 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58.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
59.皮亚杰采用 研究道德现象。 60.柯尔伯格之所以将公正团体法称之为“公正”,一是因为它实行的是 ,二是因为团体的决定是在 基础之上做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 、 、 。 61.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可分为 、 、命题学习三种类型。
62、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 、自我调节三种主要成份。 63、斯金纳认为条件反射有两种,即 和 。 64、桑代克提出三个学习的主律即准备律、 和 。
6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 、 三个领域。28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 、 。
66.加涅在其所著《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 、 、 、 、 。 67.加涅认为,在认知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学习以下三种认知策
略: 、 、 。68. 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69.讨论法是一种以 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70. 包括对项目的难度、项目的区分度以及干扰项的分析。 71.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 72.教师的各种 和教师崇高的 以及高度的 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73.布鲁纳认为人类智慧成长期间,经历了动作性表征、 和 三种表征系统阶段。
7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和 联系的过程。
7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 三种主要成份。 76.斯皮尔曼等根据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人的智力分为 和 。 77.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的方式不同,提出了 、 和组合学习三种同化方式。
78.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其中最低级是 需要;最高级的是 需要。
二、选择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 3.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4.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
5.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 6.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7.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8、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10.未给小学一年级学生讲过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他们却能正确判断:“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类以下 来解释。 (1)自我知识;(2)心理模型;(3)信息网络;(4)认知成分技能。
11.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12.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1)动作技能;(2)智慧技能;(3)言语信息;(4)态度。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友爱亲密对孤独
14、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他能否( ) 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教材D、关注学生 15.“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6.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