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化学试题2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化学试题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48:26

A. MOH为强碱,HA 为弱酸 B. 水的电离程度:X=Y>Z

C. 若升高温度,Y、Z 点对应溶液的pH值均减小

D. 将X 点溶液与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M+)>c(H+)>c(OH-) 【答案】B

【解析】A.lgn变化量与pH变化量相等时为强酸、强碱,故A正确;B.三个点均是抑制水的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碱中氢氧根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弱,故X=Z>Y,故B错误;C.若升高温度,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Kw增大,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对应溶液的pH值降低,故C正确;由于MOH为强碱、HA为弱酸,X点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与Z点溶液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等体 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所得溶液中c(A-) > c(M+) > c(H+) > c(OH-),故D正确。点睛:解答图像题时要注意搞清楚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意义。

8.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SO2,并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在图中选用必要装置完成实验。

第5页/共16页

(1)所选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欲配制装置C中100 mL 1mol/LFeCl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所配溶液需用盐酸酸化,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 。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最终变成浅绿色。甲同学认为红棕色的出现,可能是产生了Fe(OH)3胶体,再混合其他颜色导致;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HSO3)2+为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认为红棕色是Fe(HSO3)2+所引起。你认为____(填“甲”或“乙”)同学分析较为合理,原因为__________,验证两位同学结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adeg (2). 圆底烧瓶 (3). Cu+2H2SO4(浓)SO2↑+2H2O (4). 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 (5). Fe3++3H2O

Fe(OH)3+3H+,盐酸可抑制Fe3+水解 (6). 乙 (7). 实验过程

CuSO4+

中并未促进Fe3+水解 (8). 丁达尔效应

【解析】(1)按照气体制备、性质探究和尾气处理连接即可。没有必要除去水蒸气,所以连接顺序为adeg。

(2)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铜片的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第6页/共16页

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配置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所配置溶液需用盐酸酸化的原因为抑制Fe3+的水解:Fe3++3H2O

Fe(OH)3+3H+。

(4)乙同学分析的较为合理,原因为反应中溶液为酸性,Fe3+水解程度较小,不具备生成Fe(OH)3胶体的条件,验证两同学结论的方法为丁达尔效应。 9. 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K2Cr2O7)和铁红的流程如下:

已知: I.常见离子开始生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II. 熔融 Na2CO3条件下主要发生反应:

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1)熔融 Na2CO3条件下还可以得到的副产物为NaAlO2 和Na2SiO3,生成这两

Fe3+ 1.9 3.2 Al3+ 4.2 5.3 Mg2+ 8.1 9.4 SiO32- 9.5 8.0 AlO2- 10.2 8.5 第7页/共16页

种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醋酸调节pH2 =5的目的为__________;若调节的pH过低,NO2-可被氧化为N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调节pH2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的可能理由是_______。

(5)调节pH3的范围为______。

(6)检验滤液4中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Na2CO3+Al2O3

2NaAlO2+CO2↑、Na2CO3+SiO2

2Na2SiO3+CO2↑ (2). H2SiO3、Al(OH)3 (3). 将CrO42-转化为Cr2O72- (4). Cr2O72-+3NO2-+8H+=2Cr3++3NO3-+4H2O (5). 在该条件下K2Cr2O7的溶解度最低,更易以晶体形式析出 (6). 3.2≤pH<8.1 (7).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未变红即可证明Fe3+沉淀完全,反之未沉淀完全 【解析】(1)生成NaAlO2和Na2SiO3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Al2O32NaAlO2+CO2↑、Na2CO3+SiO2

2Na2SiO3+CO2↑;

(2)调pH=7-8,是为了得到沉淀H2SiO3、Al(OH)3;

(3)用醋酸调节pH2 =5的目的是为将CrO42-转化为Cr2O72-;若pH调节的过低会发生反应Cr2O72-+3NO2-+8H+=2Cr3++3NO3-+4H2O。

(4)调节PH2后,加人KCI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的可能理由是在该条件下K2Cr2O7的溶解度最低。

(5)为了让Fe3+沉淀完全,而Mg2+不沉淀,调节pH3的范围为3.2≤pH<8.1。 (6)检验滤液4中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

第8页/共16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 MOH为强碱,HA 为弱酸 B. 水的电离程度:X=Y>Z C. 若升高温度,Y、Z 点对应溶液的pH值均减小 D. 将X 点溶液与Z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M+)>c(H+)>c(OH-) 【答案】B 【解析】A.lgn变化量与pH变化量相等时为强酸、强碱,故A正确;B.三个点均是抑制水的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碱中氢氧根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弱,故X=Z>Y,故B错误;C.若升高温度,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Kw增大,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对应溶液的pH值降低,故C正确;由于MOH为强碱、HA为弱酸,X点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与Z点溶液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等体 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所得溶液中c(A-) > c(M+) > c(H+) > c(OH-),故D正确。点睛:解答图像题时要注意搞清楚图像中横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