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材料作文“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写作指导及例文
咸的发苦。前不久发生的“昆明暴恐砍杀无辜百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这些犯罪者,他们将自己生命中的痛苦贮存在小小的杯子里,他们抱怨社会,憎恨所有的人,以致砍杀无辜百姓,造成血案,成了千古罪人。如果他们能选择当一片湖,将自己生命中的痛苦在湖中稀释淡化,以宽阔的胸襟看待社会,对待别人,不怨天载道,那么他们就不会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也就不会锒铛入狱,沦为阶下囚了。
由此可见,禅师的话真的是智慧之晶:生命中的痛苦取决于盛它的容器,即只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是否心胸宽阔——当一片湖,还是心胸狭窄——当一杯水! 【点评】
本文扣题准,入题快,中心论点鲜明。作者选用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运用正反对比进行阐述,很好地论证了全文的观点,尤其是“昆明暴恐砍杀无辜百姓”事件新颖典型,具有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的作用,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例文三】 清心如湖 ● 巫 铭
一把盐撒入杯中,仍是苦涩难耐;更多的盐撒入湖中,却有了甘甜的滋味。盐始终是盐,只是因为湖水之大稀释了咸涩。禅师所言,看似生活小事,实则人生至理。人生痛楚长生难灭,始终胶着一杯之中,不免苦水翻腾,不得正果。 清心如湖,胸怀包容,水天一色之美便尽在眼前。
胸怀广博,有容乃大,一湖亦可笑纳百川。胸中既有浩浩汤汤之气,坐卧便见吞吐天下之势。大开大阖之间,万古苦痛尽付流水东去,又怎会挂碍不通,郁
结于心。包容天下,便可为常人难为之事,成常人难成之功。战国乱世,天下大争,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唯有秦国自铁血洪流之中崛起大出,正以秦孝公之包容善纳。秦公包容诸侯卑秦之丑,包容先君战死之痛,更包容青史不显之隐。方有商君变法,方有秦国强盛,方有渭水之滨掀起的惊天巨浪。若是秦公胶着抱怨,锱铢必较,则不免大事难成,甚至亡国灭种,徒为天下笑耳。
胸怀广博以容纳,更需一颗清心以净化。苦痛长生,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林林总总此消彼长。哀大心死,如死海之心湖可还有甘甜之水吗?人生之甘美,便在于饱经一路荆棘之后,仍有一颗清心,愿意追求湖光山色之美。国内首部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作者车洪才先生正是如此。在他面前的,是视力和听力衰退的苦恼,是受命运左右的无奈,更是三十六年的遗忘与等待。即便如此,他仍怀着一颗清心,在苦痛之中,日积月累,兢兢业业。最终成就了二百多万字的巨著,也成就了一代学人的丰碑。清心如湖,湖光山色之美便有了时光的雕刻。 清心如湖,包容而博大,坚守而宁静。然而人生并非只有苦痛充斥,亦如庖厨之中并非只有咸盐调味。世上本无事,唯庸人自扰之。何必过分在意苦涩,甘甜又何尝不是引人奋发的力量。即便在苦痛之中,仍要保持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孝公心中的天下,车老心中的事业,不都是引领他们苦尽甘来的灯塔吗。 放眼生活之中,身边也不乏如弟子般满心埋怨之人。但生活本就光影交错,明暗共生。只需一点包容、一颗清心、一丝甘美,人人都可是点化自我与他人的禅师,人人都可轻而易举地积蓄生活中的正能量。 清心如湖,胸怀包容,向着美景,去见证水天一色。 【点评】
本文标题形象生动,亮人眼眸。作者以“孝公心中的天下,车老心中的事业”
这两个典型事例来阐述“清心如湖”方能引领他们苦尽甘来,最后点明,“只需一点包容、一颗清心、一丝甘美,人人都可是点化自我与他人的禅师,人人都可轻而易举地积蓄生活中的正能量”,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