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肝硬化护理文档汇总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
一般于50岁左右出现症状,男女比例约为2:1,常于60岁前后死亡。早期常无症状,以后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倦怠、尿色深、牙龈出血及鼻出血等。面色灰黯、营养差、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肝掌、腮腺非炎性肿大、掌挛缩、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和阴毛呈女性分布,以及厌氧菌所致的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计数降低。
(2)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3)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阴性。
(4)纤维化检查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5)腹水检查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食管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管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酒精性肝硬化早期,肝脏假小叶形成的再生结节较小,周围的纤维束较狭窄而整齐,B型超声检查各径线测值常增大,肝内回声密集增强,稍增粗,与其他慢性肝病不易区别。随着病程进展,肝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再生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超声检查切面图像可显示无数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结节较肝炎后肝硬化者细小而均匀,大小多为0.2cm~0.5cm之间,结节周边可见纤维组织包绕而呈网格状强回声。肝包膜增厚,回声增强,但并不出现肝炎后肝硬化常见的锯齿状改变,肝脏体积常缩小。
(3)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3.内镜检查
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更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4.肝活检检查 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5.腹腔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6.门静脉压力测定
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则为门脉高压症。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戒酒和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对有门脉高压的患者应采取各种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包括选择好适应证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
1.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3.饮酒后要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尤其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A、C、K及叶酸等。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
临床表现/酒精性肝硬化 编辑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纳差出现较早,肝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有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厌食,上腹饱胀、恶心、
呕吐或腹泻。常有鼻出血、牙龄出血和胃肠道出血,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女性可表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男性常有性欲减退、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3.体检患者面部、颈、上胸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可出现蜘蛛病或毛细血管扩张。在失代偿期肝脏可缩小变硬,脾脏轻、中度肿大,腹部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叩诊可发现腹水。
晚期症状/酒精性肝硬化 编辑
1、酒精肝晚期时基本症状为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泻等症状。
2、酒精肝晚期严重的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门脉高压及合并症,表现脾脏肿大、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蜘蛛痣、肝掌等症状。
疾病特点/酒精性肝硬化 编辑
①均有较长时间嗜酒史(8-34年),发病年龄偏大,以壮年者多见,我国以乡镇干部和手工业者居多,女性罕见。
②营养状况和体力减退出现较晚,表现较轻。 ③消化道症状如厌食、腹胀较明显。
④肝昏迷常有反复发作,但自发性腹膜炎和肝癌发生率较肝炎性肝硬化低。 ⑤住院治疗病死率较肝炎性肝硬化低。
⑥血浆总蛋白降低,球蛋白和ASL/ALT比值升高,可作为提示肝硬化的诊断参数,但对鉴别两种肝硬化无实际参考意义。酒精性肝硬化其病理变化常为laennec或微小结节型,可能有大结节或混合型。致密的结缔组织累及门脉中央区,中央区的瘢痕最严重,其胶原纤维含有醛基,此有别于其他肝硬化。
检查诊断/酒精性肝硬化 编辑
一、基本检查
1.血常规在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有轻重不等的贫血,脾亢时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减少。 2.尿常规代偿期一般无变化,有黄疽时可出现胆红素,并有尿胆原增加。有时可见到蛋白、管型和血尿。
3.肝功能试验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则多有较全面的损害,血清胆红素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4.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时,则腹水可出现渗出液或介于渗出液和漏出液之间。
5.超声显像可显示肝大小、外形改变和脾肿大,门脉高压时可见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有腹水时也可发现液性暗区。
二、进一步检查
可作免疫功能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内镜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肝穿刺活检、腹腔镜检查等。 三、诊断要点
1.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 2.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3.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 4.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 5.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6.本病主要与慢性肝炎、肝癌及血液病腹腔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进行鉴别。
7.本病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治疗方法/酒精性肝硬化 编辑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对有门脉高压的患者应采取各种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包括选择好适应证和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时饮食应少盐或无盐。禁酒及避免进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3.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食欲缺乏,进食量少,宜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应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情较重时应用氨基酸,白蛋白或鲜血。 二、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品种繁多的护肝药不宜滥用,以少用药和用必要的药为原则。平日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
腹水治疗①限制钠、水的摄入;②利尿剂常用的有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20-60mg,每日3次,如效果不显著可用双氢克尿塞或速尿;③导泻,如利尿剂无效,或在合并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时,可用甘露20g每天l-2次日服。 三、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不实或溏,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细弦。疏肝健脾。代表方:柴芍六君子汤、逍遥散加减。
2.瘀滞肝络证:胸胁右侧刺痛,肝脏肿硬,按之痛甚,腹大坚满,脉络怒张,面颈胸臂有血病,丝状红缕,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饮,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斑点,脉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