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8套试卷合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次练兵模拟试卷
【考点】光纤通信;电磁波的传播;移动通信;卫星中继通信. 【分析】(1)现代通信主要应用电磁波,由电磁波的性质可判断本题. (2)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其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解答】解:
A、光纤通信是以光通信,需要用到光导纤维,故不是无线传播,故A错. B、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中央电视台与锦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相同,故C正确;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定位的,故D错. 故选BC.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和L2在电路中并联 B.L1和L2在电路中串联
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电流表要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和被测用电器并联;可以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电路的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图可知L1由导线直接接在了电源两端;若甲为电压表则L2将被短路;故甲只能为电流表,故两灯应为并联;故A正确;
乙可以为电流表或电压表,故C正确; 故选A、C.
二、填空题
15.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度 .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一般情况下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小刚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他用力拨动吉他弦,增大的弦的振幅,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空气;音调;响度.
16.一桶标有5L(1L=10﹣3m3)的花生油,密度为0.94×103kg/m3,质量为 4.7 Kg.这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花生油的密度为 0.94 g/c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即可算出花生油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由ρ=得:m=ρV,
一桶花生油的质量:m油=ρ油V油=0.94×103㎏/m3×5×10﹣3m3=4.7kg,
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虽然剩余的花生油的质量和体积都变成了原来的一半,
333
但它们的比值仍然不变),所以当这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花生油的密度为0.94×10㎏/m即0.94g/cm. 故答案为:4.7;0.94.
17.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B: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 左 (选填“左”或“右”) 移动,这是 远 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凸 透镜制成的眼镜.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分析】由于晶状体太薄,其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远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体A,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
同时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左;远;凸.
18.在行驶的卡车内,看到吊饰向前摆动,卡车应在 减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行驶.当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 72 km/h;按此速度匀速速行驶360km,所需时间为 5h .
【考点】惯性现象;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根据速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由公式t=就可算出行驶360km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
(1)挂在行驶的卡车内的吊饰向前摆动,这是卡车突然减速.原因是:吊饰原来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吊饰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摆动; (2)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v=72km/h; 根据公式v=可知,
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60km所用的时间是t==
=5h;
故答案为:减速;72;5h.
19.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 连通器 原理工作的;如图(b)是利用了 大气压 的知识;如图(c)中修筑拦河大坝时要使做成上窄下宽是利用了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 知识.
【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1)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 (2)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让拦河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解答】解:(1)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因此如图(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2)图(b)中,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B利用了大气压;
(3)图(c)中,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往下面,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所以修成这种形状,河坝不易被冲垮.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0.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压缩 冲程,小汽车用汽油做燃料,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扩散现象. 【分析】(1)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解答】解:(1)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所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小汽车用汽油做燃料.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压缩;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1.太阳能是来自于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 【考点】太阳能.
【分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它内部发生的核聚变.能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解答】解:①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太阳内部每时每刻进行的核聚变反应.
②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因此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8
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m/s. 故答案为:核聚变;可再生;3×108.
22.请按要求列举实例:
(1)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事例 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
(2)生活中防止惯性危害的事例 乘车时要系安全带 . 【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同时也会造成一定危害.
【解答】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人拍打衣服,衣服运动,而沾在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与衣服分离.
跳远前的助跑,人起跳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人就跳的更远.
(2)同样,惯性在生活中也会产生很多危害,如汽车刹车总要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中的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要向前运动,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所以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汽车上加装安全气囊.
故答案为: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乘车时要系安全带.
23.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当物体A匀速上升高度为1m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100 N,拉力所做的功为 200 J.(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 【分析】根据滑轮组装形式可判断绳子段数n=2,则拉力移动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F=(G物+G动);这样利用公式W=Fs可求拉力做功. 【解答】解:
由图知,n=2,拉力移动距离s=2h=2×1m=2m,
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人对绳子的拉力: F=(GA+G动)=×200N=100N,
拉力所做的功:W=Fs=100N×2m=200J. 故答案为:100;200.
2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再到灯L或电阻R上).为检测故障,现提供完好的电压表V、电流表A和检测小灯L,作为检测工具,要求在不拆除原电路的条件下,选择其一连接AB或BC两点之间.
(1)检测过程中不会导致电源短路的工具的是: 电压表V、检测小灯L' ;
(2)只接连一次就能够检测出故障的方法是: 将检测小灯L'接在AB两点之间 .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1、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原因:电压表并联电路短路或并联部分之外的电路断路,电压表不能与电源连接.
2、检验灯并联判断电路故障:灯亮,检验灯与电源相连,并联部分断路;不亮,并联部分断路,或检验灯与电源不能连通,并联部分之外断路.
3、电流表自身电阻很小,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导线. 【解答】解:(1)由于电路故障可能存在短路,电流表几乎无电阻,连入电路后可能短路电源,电压表V、检测小灯L'有电阻不会短路电源;
(2)灯泡不亮的情况有,灯泡短路或断路、电阻断路;
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时,可能得出两个结论:电压表并联电路短路或并联部分之外的电路断路,不能一次就检测出;
如用检验灯并联并联在AB间:只有检测灯亮,说明灯L短路;两灯都亮,说明电阻断路路;两灯都不亮说明灯L断路.
故答案为:电压表V、检测小灯L';将检测小灯L'接在AB两点之间.
三、解答题
25.请画出下面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