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6:52:57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题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题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 A、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B、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题3.下列情况中,地球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上的着陆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C.宇航员在空中拍摄地球表面的地貌 D.研究地球接收太阳光的面积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题4、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3?R3?R3?R、 B.、2R 2223?RC.2R、2R D.2R、

2A.

题5.体育课上,小明同学让一个篮球从离操场地面高H处自由释放,篮球经多次弹跳,最后停在操场上,则

在此过程中,篮球的位移大小为( )

A.H B.2H C.0 D.因篮球弹跳的次数不知道,故无法判断 题6、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位移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x,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t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题7.下列所说物体的速度通常指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B.雨点落地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物体下落后第2秒末的速度

题8.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0 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0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0 m/s B.10.00 m/s C.9.60 m/s D.9.00 m/s

5.匀速直线运动 A

1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

a??vvt?v0,加速度a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tt题9、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也一定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变小,速度也一定变小 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一定小 题10.某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则物体

A.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运动的方向立即反向 C.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D.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题11、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醒世人,特规定了车辆加速度达到重力加速度g的500倍为死亡加速度。下面是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两辆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勘察数据:碰前速度均为54km/h,从开始碰撞

2

到停下的时间为0.002s,你判定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g取10m/s)。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即 vt?v?2x t题12、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2、3之间的距离S3?30.0mm,3、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小车在2、3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 m/s.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12at 2v?vx22位移速度公式:v?v0?2ax 平均速度公式:v?0?=V中间时刻

2t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题13、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的速度是6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物体的加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12m/s C.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12m D.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3m

题14、某物体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 =(6-2 t)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A.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2m/s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4m/s

2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m/s D.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m/s 若x?5t?2t2,则初速度为 ,加速度为 。

2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V/(ms)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 ③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①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0 T1 t/s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题15、图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A<vB B.vA=vB C.aA>aB D.aA<aB

v 题16、一辆公共汽车刚起步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

动措施。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对于0-2t和2t-3t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O t 2t 3t t -1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A

x/m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X1 ② ③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0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题17、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ssvv ① t/s

t00t0t0tDABC题18、、在图2-2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不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 ( )

题19、、一辆公共汽车进站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减速运动的过程,其速度

2

图象如下图所示。从图象可以判定:汽车进站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方向为 。进站做匀减速运动过程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m。

9 6 3 v/m?s-1 12.自由落体运动 A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0 2 4 6 t /s 3

(3)规律:v?gt h?12gt v2?2gh 22

题20、一个物体从45m高处自由落下,g取10m/s,则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 s。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m/s.最初1s通过的距离是 m,最后1s通过的距离是 m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14.力 A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矢量。 (3)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5.重力 A

(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对于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6.形变与弹力 A

(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F?kx,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

题21、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17.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A

(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d、有弹力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uN,N为正压力,u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5)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

4

搜索更多关于: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题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题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 A、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B、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题3.下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