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九单元 溶液)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D.蔗糖
2.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的是( )
A.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B.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溶质质量=5:1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D.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 mL 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5.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溶解度/g 0 13.3 10 20.9 20 31.6 30 45.8 40 63.9 50 85.5 60 110 3.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下列说法正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B. 在10℃时,将25 g KNO3加入75 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25%的KNO3溶液 C.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1∶10
6.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7.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8.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溶60解度50/g403020203040506070温度/ C氯化铵硫酸钠氯化钠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第 1 页,共 5页
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11.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 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加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 g D.硝酸铵溶解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该物质溶解时只有扩散吸热过程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
1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 .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D. 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第 2 页,共 5页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16.(3分)固休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3)把100 g 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17.(3分)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⑴ t1℃时分别配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则加入水的 质量A _______ B (填“>”、“=”或“<”)。
⑵ t℃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___ __B (填“>”、“=”或“<”)。
⑶ 有t2℃时含有A和B的混合溶液,要得到A的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__。
18.(6分)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喊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9.(3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⑴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 ___g。
⑵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___。
⑶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_。 20.(3分)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 0 13.3 10 20.9 20 31.6 30 45.8 40 63.9 50 85.5 60 110 70 138 (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1.(5分)下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 错误②: 。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 。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
第 3 页,共 5页
两条): ; 。
22.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 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5 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0 5 10 15 20 25 30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温度 /℃
35 30
25 20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3.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求: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第 4 页,共 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