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XX名校2019-2020学年化学(7份试卷合集)九上期中模拟试卷
D.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洗净的试管用抹布擦干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B. 胶头滴管吸液时,先伸入液体中,后挤出空气吸取液体 C.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的水成股流下
【分析】A、根据洗净试管的放置方法分析;
B、为防止滴管内空气挤入,在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
C、根据给玻璃容器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分析。
【解答】解:A、试管清洗干净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不应用抹布擦干,防止受污染,故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会导致滴管内空气被挤入瓶内液体中,可能造成药品变质,故错误;
C、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可以防止试管炸裂,故正确; 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归纳和总结都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①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②真空包装食品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C.实验记录 ①用50ml量筒量取4.8ml 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食盐 B.化学与安全 ①实验中的药品可以带出实验室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 D.化学与发现 ①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表 ②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依据实验室药品使用原则以及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以及托盘天平的精确度进行分析; D、根据各科学家的发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①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正确;②真空包装食品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正确,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
B、①实验中的药品不可以带出实验室,错误;②由于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正确;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C、①量取4.8ml 水应该使用10mL的量筒,用50ml量筒量取4.8ml 水误差太大,错误;②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食盐,正确,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D、①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②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均正确的是 A. 4H —— 4个氢元素 B. O2 —— 两个氧原子
+2 +2
C. Ca—— 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MgO —— 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4H表示4个氢原子; B、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
2+
C、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3.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专题】概念关系型.
【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化学概念的三种关系、充分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数目不变,故A错误;
B、该反应由两种单质参加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5.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保存纳米铁粉无需密封
C.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D.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不同
B.反应物间接触面积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保存纳米铁粉需密封,错误;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
C、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此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错误;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不同,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考察了学生通过现象总结本质的能力;D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但只要撇开形状不同的现象看到都是铁的实质就不难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16.(8分)(1)回答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填符号,下同), ......
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 ▲ 。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 ▲ ; ③分析图可知,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 ;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 该实验结论为:水是由 ▲ 组成的。
(2)①新购买的汽车中放一些竹炭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竹炭的 ▲ 性; ②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 操作。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竹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
【解答】解:(1)①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H2O; 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可以表示为Cl。 故填:H2O;Cl。
②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的原因:蒸发过程中,水分子不改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填:蒸发过程中,水分子不改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③分析图可知,A中气体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H2 ;;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故填:H2 ;;1:2。
该实验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2)①新购买的汽车中放一些竹炭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竹炭的吸附性。 故填:吸附。
②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故填:过滤。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7.(8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A~E为装置编号)。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