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心理学题库
3. (1)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2)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绪
(3)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4.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5.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6.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优良学风 (2)在情感教育上注意直观性 (3)使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
(4)使各种学习和活动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5)培养儿童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 二.论述题
1. (1)情绪发展的学习理论 (2)情绪发展的认知理论 (3)精神分析理论 (4)人类学理论
2. (1)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带来了强烈的情绪体验
(2)在小学儿童的集体活动中,儿童的集体观念得到增强,高级情感迅速开始发展
3. (1)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2)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绪
(3)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4.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5.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6.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优良学风 (2)在情感教育上注意直观性 (3)使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
(4)使各种学习和活动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5)培养儿童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 第十五章 学龄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 简答题
1.简述学龄儿童意志发展特点 2.简述学龄儿童意志的培养 二、 实例分析
1.二年级小学生张南刚刚向老师报告同桌的小明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老师表扬了他,过后他却马上在课上玩起自己喜欢的玩具。试对这种表现及其原因作具体分析。
2.小学低年级学生放学后,如果有人诱惑其去网吧玩游戏,他坚持回家做作业。
试对这种表现及其原因作具体分析。 三、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学龄儿童意志发展特点
2.结合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论述其良好意志的培养
参考答案 一、 简答题 1.(1)自觉性: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方面的良好品质。
(2)坚持性: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果断性:善于辨别是非、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 (4)自制性: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2.(1)明确行动的目的性 (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
(4)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二、 实例分析
1.意志的自制性品质
2.坚持良好的意志自觉性质 三、 论述题 1.(1)自觉性: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方面的良好品质。
(2)坚持性: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果断性:善于辨别是非、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 (4)自制性: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2.(1)行动的目的性
(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
(4)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第十六章 学龄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二、 名词解释 1. 集体 2. 道德意识 3. 道德信念 4. 自觉纪律 三、 简答题
1.简述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2.简述学龄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特点 3.简述影响学龄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 4.简述学龄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四、 论述题
1.论述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2.论述学龄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特点 3.论述影响学龄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 4.论述学龄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道德信念 2.学校集体 二、 名词解释 1.(1)集体具有明确的共同目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共同行动,每一个集体成员都是为共同任务而行动着,彼此互相关心,互相督促。 (2)集体具有统一的领导。
(3)集体具有共同的纪律,每一个成员都能使自己的意志服从于集体的意志,使自己的利益服从于集体的利益。
(4)集体具有共同的舆论,舆论是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2.道德意识是关于道德的认识或知识,它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3.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 4. 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界强制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三、 简答题 1.(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发展 (2)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发展
(3)自我评价的批判性逐渐加强 2.(1)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3.(1).遗传 (2).环境 (3).学校教育 4.(1).培养儿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建立良好的儿童集体 (3).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4).加强自我教育 (5).注意因材施教 四、 论述题 1.(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发展 (2)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发展
(3)自我评价的批判性逐渐加强 2.(1)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3.(1).遗传 (2).环境 (3).学校教育 4.(1).培养儿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建立良好的儿童集体 (3).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4).加强自我教育 (5).注意因材施教 第十七章 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