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心理学题库
(3)情感的易变性 三、 论述题
1.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具有易变性。 2.(1)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感 (2)高级情感开始萌芽 (3)情感的易变性
第八章 婴儿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三、 名词解释 1. 自我意识 2. 个性倾向性 四、 简答题
1. 简述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2. 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五、 论述题
1. 简述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2. 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B 4.D 5.A 6.C 二、 填空题 1.婴儿期 2.自我意识 3.婴儿
4.依恋关系明确期 5.青少年
三、 名词解释
1.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
2.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并能使人的行为表现出积极性。 四、 简答题
1.只有1岁末的时候,儿童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才能算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
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掌握有关自我的词相联系的。先是知道自己的名字。以后是掌握代名词“我”。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
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弱型—抑郁质,强、不平衡型—胆汁质,强、平衡、惰性型—粘液质,强、平衡、灵活型—多血质。 五、 论述题
1.只有1岁末的时候,儿童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才能算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
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掌握有关自我的词相联系的。先是知道自己的名字。以后是掌握代名词“我”。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弱型—抑郁质,强、不平衡型—胆汁质,强、平衡、惰性型—粘液质,强、平衡、灵活型—多血质。 第九章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 选择题
三、 名词解释
1. 创造性游戏 2. 理解 3. 内部言语 4. 游戏言语 5. 自我中心言语 6. 判断 7. 问题言语 8. 情境性言语 9. 主导活动 10. 具体形象思维 11. 连贯性言语 12. 合作游戏 四、 简答题
1.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条件。 2.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 简述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的原因。 4. 内部言语的机能是什么?
5.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五、 论述题
1. 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由于独立性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2.(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参考答案
三、 名词解释
1. 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称之为创造性游戏。
2. 理解就是认识或揭示事物中的本质的东西。它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
3. 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4. 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中行动的“伴奏”,即一面动作,一面嘀咕。 5. 自我中心言语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皮亚杰把这种言语称为“自我中心言语”。
6.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反映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7.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8. 情境性言语常带有浓厚的表情性,即经常夹杂着丰富的手势和表情。
9. 主导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
10. 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
11. 连贯性言语是前后一贯的表述,听者不必去考虑情境,就能领会。 12. 合作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其表现是在联合游戏的基础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合作,儿童能够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目标很明确。 四、 简答题
1.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条件: (1)掌握相应的词。
(2)把相应的词和一类事物多次结合。
(3)引导儿童对一类事物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4)把共同点加以系统化和概括化,以形成普遍的概念。
2.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
3. 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由于独立性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4. 内部言语的机能:
(1)主要执行自觉的分析综合的机能。 (2)主要执行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5.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语音的发展 (2)词汇的发展
(3)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4)内部言语的发展,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言语 6.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五、 论述题
1. 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由于独立性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2.(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 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2、简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2、结合实际,论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