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全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全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30:52

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全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抢抓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把我县建成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文化大县到旅游强县的转变,是近年来着力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要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县是煤炭大县,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已有的文旅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才能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所作为。

1. 文旅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煤炭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近年来提出了“一产突出抓蚕桑、二产突出抓陶瓷、三产突出抓旅游”的转型思路,但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到了必须转型

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更要进一步做大“三产”,而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立足厚重的文旅资源禀赋,加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成文化旅游精品县,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2. 文旅融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对于旅游业来说,人们已从最初单纯的游山玩水拓展为饱含文化意蕴的探索寻访,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命运。因此,文化与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文旅融合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我县是文化大县,如何实现由景点游向乡村游辐射、由区域游向全域游转变、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复合游拓展、由旅游产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延伸,就要进一步选准突破口、找好结合点,而文旅融合正好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最佳路径,加之厚重的文化资源禀赋,做好文旅结合这篇大文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水到渠成,必将产生文化旅游业的蝶变效应、雁阵效应。深入挖掘传统的商汤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蚕桑文化等优势资源,并与旅游产业高度渗透,必将为全域旅游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留下了“舜耕于历山,渔于获泽”、商汤“桑林祷雨”、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古老

传说,为尧舜夏冀州之域,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全国民居古堡第一县”,以皇城相府、郭峪古城、砥洎城、天官王府为代表的古堡民居资源总量达到1040处,是全国县域均值的11倍、全省县域均值的4.5倍。县域植被覆盖率高,被称为“天然氧吧”,境内南部、西南部山区有以猕猴、亚热带植被著称并被誉为“动植物资源宝库”的风景区;有以亚高山草甸草原风貌、喀斯特封闭式岩溶洼地景观为代表的山景区,山水生态资源禀赋极佳。另外,县内以商汤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太行太岳革命历史为依托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华北蚕桑第一县”著称的蚕桑文化资源,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并举的高禀赋旅游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先天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始终把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来对待,以旅游开发为引领,全力加快三产活县步伐;以文化助推旅游开发为方向,引领服务业上档升级、繁荣城乡,全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把全县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从产品形态上,我县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旅游特色鲜明、旅游吸引力强、旅游产品类型丰富的多业态全域旅游产业集群逐渐形成。2012年,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3年,荣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并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试点县。2014年,率先打出“悠然XX”的旅游品牌形象,一个以“悠然生活方式”为核心理念,融汇多元文化元素及多种休闲方式的地域旅游品牌形象正在演绎。为了叫响这一品牌,依托三大龙头景区造势,皇城相府加大“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力度,蟒河景区全力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析城山景区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利用

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各景区到陕西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引进《白鹿原》等影视拍摄剧组等形式,多渠道扩大“悠然XX”品牌影响力。

总的来看,我县文化旅游正有条不紊地发展,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文化资源在风光旅游中融入不深。由于缺乏恰当的手段和方式方法,风光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致使游客难以领略悠久历史文化和特色风土人情。如一些景点满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没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的切合点去开发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仍以介绍自然造型为主,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传,未起到人文解读和导游的作用;部分历史名人和山水文化资源虽已出书成册,但缺少宣传与应用,仅成为摆设,鲜为人知;一些景区内的展示中心、演艺中心、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等旅游文化载体,建成后便处于闲置状态或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应有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作用。

二是重点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乏力。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文化节庆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造成这些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以商汤祷雨为核心的雩祭文化,体现了古老的民本思想内涵,与当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古今贯通、一脉相承,具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资源品位,至今得不到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六福客栈的故事反映了人类追求和平的博爱情怀,同时也是我县联系欧美和台湾地区的文化纽带,至今也未能很好的保护和开发。洪上范家十三院和安阳潘家十三院,其人文价值可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等著名晋商大院相提并论,目前也仅对潘家庄园进行了保护维修。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调研报告:关于做好全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抢抓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把我县建成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实现由文化大县到旅游强县的转变,是近年来着力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