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讲稿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讲稿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42:37

三、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

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是追究侵权责任的基本依据,一般称为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明确我国侵权责任制度实行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1、 过错责任

是指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必须有过错才承担侵权责任。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它是构成侵权损害赔偿的主观要件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不利结果的心理态度即为过失。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中除使用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情形外,均使用过错责任。

2、过错推定责:就是在行为人不能证明他们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应承担赔偿损害责任。凡在适用推定过错责任的场合,行为人要不承担责任必须就自己无过错负举证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区别:过错责任原则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况下,对过错的认定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受害人只需要证明加害人实施了加害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无须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情况进行证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害人要想免除其责任,则需要证明自己主观上无过错。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过错推定原则适用的情况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38条)

2、下列情况下,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58条)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 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75条)

5

4、动物园的过错推定责任(81条)

5、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85条)

6、堆放物侵权(88条) 7、林木折断侵权(90 条)

8、窨井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91条) 3、无过错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要件,只要其活动或者所管理的人或者物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除非有法定的免责事由,行为人就要承担侵权责任。在法律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案件中,法官在判断被告应否承担侵权责任时,不考虑被告有无过错,不要求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也不允许被告主张自己无过错而请求免责。只要审理查明,被告的行为与原告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可判决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由于这种责任的承担,并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状态,而只考虑损害结果和免责事由,故又被称为客观责任。与本法第六条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相比,这种责任在承担条件和责任后果上更为严格,故也被称为严格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在于加重行为人责任,及时救济受害人,使其损害赔偿请求权更容易实现。我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确立了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同时,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本法第七条最终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表述是:“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该表述不仅准确体现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内涵,解决了对“无过错”的理解问题,也解决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责任构成要件问题。根据本条规定,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个:一是行为;二是受害人的损害;三是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四是不存在法定的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只要同时具备以上四个要件,且属于法律明确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领域,行为人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不问其有无过错,受害方也不用证明行为人有过错。 无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2条);

6

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4条);

③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5条);

④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但动物园承担过错推定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8-80条;第82-84条); ⑤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8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 ⑥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5—68条);

⑦高度危险责任中,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高度危险物品的经营者、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9-77条);

⑧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1条);

⑨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86条); 区别:

无过错原则就是,不要求你有过错,法律就规定了你在某种情形下,应当负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就是,按照你的过错推定你在某种情况下应当负责的归责原则,这里的过错一般是法律规定了的某种义务你未做到。如果你能证明不存在这种过错,那么就不能推定你应当在此情况下负责。

4、公平责任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由双方当事人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也称公正原则、正义原则、公道原则,是法律始终奉行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对公平责任愿则作了明文规定,符合社会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原告于一夏天下午回家途中,忽遇暴雨,当他骑车至一幢6层公寓楼旁边时,忽然从5楼的一扇一直打开的钢窗上掉下一块玻璃,原告躲闪不及而

7

被砸伤。原告于是要求该住户赔偿其人身伤害的损失,协商未果,原告遂诉至法院。就本案来说,原告没有过错,被告也没有过错,但是原告却被被告的财产造成人身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好本案,首先必须明白公平是处理本案的关键,由此再去寻找适于本案的归责原则。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那么原告的损失得不到任何赔偿,在原告看来,这是不公平的;同时,这在法律上也显然不公。如果无过错原则处理,那么被告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了所有的损失,这于法不公、于情不合、于理不通,因此也不合适。所以只有按照 “公平责任”原则处理本案才是合理的。由原、被告双方分担损失,才是比较公平的处理方法。 ” 公平责任的情形

(1)见义勇为:《侵权责任法》第23条(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该条规定了“受益人对见义勇为受害人的补偿义务”。其构成要件是:⑴、受害人从事了见义勇为行为。⑵、见义勇为行为和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⑶、受害人的损害不能从侵害人那里获得充足的补偿。包括几种情况:(a)没有侵害人,如在抢险救灾中为了抢救他人的财产而被坍塌的房屋砸伤;(b)不能确定侵害人,如为制止犯罪遭受伤害,未能查获犯罪行为人;(c)侵害人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或者完全没有赔偿能力;(d)侵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具有其他合法的抗辩事由,使得其免除责任。(e)、受益人因见义勇为而收益。受益可以是财产利益,也可以是人身利益。符合前述要件的,见义勇为受害人遭受的损害依照下列顺序填补:①如果有侵权人的,由侵权人赔偿;②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逸、无力承担责任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偿。这就是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变化。此前《人身损害赔偿赔偿解释》第15条规定,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将补偿范围限制得很窄,不太合理。因此,《侵权责任法》第23条规定,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上限的限制。试举两例进行说明:

[例一]甲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有人抢劫工友乙,于是义无反顾地上前制止,抢劫者因此抢劫未遂,于逃窜前用刀将甲刺成重伤。

此例中:①如果抢劫者已经捕获,甲遭受的损害由抢劫者承担,乙不承担责任。②如果暂时尚未破案,或者抢劫者无力赔偿,则乙应当对甲的损害予以适当补偿。③到底补偿多少,主要考虑甲、乙的经济状况,以及甲遭受损害的程度。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 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是追究侵权责任的基本依据,一般称为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明确我国侵权责任制度实行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1、 过错责任 是指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必须有过错才承担侵权责任。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它是构成侵权损害赔偿的主观要件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不利结果的心理态度即为过失。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中除使用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情形外,均使用过错责任。 2、过错推定责:就是在行为人不能证明他们没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