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1讲明“因”熟“力”破解平衡问题讲义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板块力学选择题锁定9大命题区间第1讲明“因”熟“力”破解平衡问题讲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4:46:38

第1讲 ?? 明“因”熟“力”,破解平衡问题

[考法·学法]

平衡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特别是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的应用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考查。高考既可能在选择题中单独考查平衡问题,也可能在计算题中综合考查平衡问题。本讲主要解决的是选择题中的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考查的角度主要包括:①对各种性质的力的理解;②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明“因”熟“力”,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基础保分类考点

[全练题点]

1.[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用到的思想方法有: ①整体法和隔离法 ②假设法 ③合成法 ④正交分解法 ⑤矢量三角形法 ⑥相似三角形法 ⑦等效思想 ⑧分解思想

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解析:选BD 对题图甲:设物块m受到摩擦力,则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而重力、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则物块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错误。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物块m匀速下滑,物块m必受力平衡,若物块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2.(2017·淄博实验中学一诊)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和F′,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

FF′

等于( )

A.3 23C.

3

B.

3 23 3

D.

1

解析:选A 设两半球的总质量为m,当球以AB沿水平方向放置,可知F=mg;

2当球以AB沿竖直方向放置,以两半球为整体,隔离右半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得:F′=tan θ,根据支架间的距离为AB的一半,可得:θ=30°,

2则

mgF1==3,则A正确。 F′tan θ3.(2017·全国卷Ⅱ)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2-3 3 3

B.

3 63 2

C. D.

解析:选C 当拉力水平时,物块做匀速运动,则F=μmg,当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时,物块也刚好做匀速运动,则Fcos 60°=μ(mg-Fsin 60°),联立解得μ=A、B、D项错误,C项正确。

4.(2017·周口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半球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平板上,当θ从0缓慢增大到90°的过程中,半球体所受摩擦力Ff与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半球体始终没有脱离平板,半球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3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3

3,3

π

A.O~q段图像可能是直线 B.q~段图像可能是直线

2πC.q=

4

D.p=

2

mg解析:选D 半球体在平板上恰好开始滑动的临界条件是:mgsin θ=μmgcos θ,故有:

μ=tan θ,解得:θ=,即q=,故C错误;θ在0~之间时,Ff是静摩擦力,大

ππ

小为mgsin θ;θ在~之间时,Ff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 θ;综合以上分析

62得Ff与θ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故A、B错误;当θ=故D正确。

[全能备考]

受力分析是整个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基础,能否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力学问题的关键。 1.熟悉各种力的特点,会判断弹力的方向,会判断和计算摩擦力。 (1)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2)两物体接触处有无静摩擦力,要根据物体间有无相对运动趋势或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3)利用公式求解滑动摩擦力时,一定要注意接触面间压力的分析,不能简单地代入重力。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ππmgmg时,Ff=mgsin=,即p=,6622

π

6π6π6

二、灵活应用“整体、隔离法”,巧选研究对象基础保分类考点

[全练题点]

1.[多选](2017·长沙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它们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B向右运动,所以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A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D.由于不知A与水平桌面之间是否光滑,所以无法判断A与水平桌面间是否存在摩擦力 解析:选BC 由于B向右匀速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物体C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选项B正确;A受到C对A的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同时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正确,D错误。

2.(2018届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 B.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m)g 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M+m)g

解析:选D 以斜面体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f=Tcos θ,方向水平向右,故A、B错误;竖直方向:N=(m+M)g-

Tsin θ,可见N<(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

力N′=N<(M+m)g,故C错误,D正确。

3.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放在物体B上,如图所示,除了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滑块A的质量为m,当整个装置静止时,滑块A与物体B接触的一面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g B.物体B受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 θ C.滑块A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tan θD.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

cos θmgmg解析:选C 以滑块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挡板对滑块A的弹力大小为FN1=

mgtan θ,C正确;物体B对滑块A的弹力大小为FN2=

,根据sin θmg牛顿第三定律,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D错误;以

sin θ滑块A和物体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水平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FN=(M+m)g,故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为(M+m)g,A错误;A和B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水平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Ff=FN1=,B错误。

tan θ

4.(2017·珠海一中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倾角为37°(sin 37°=0.6,cos 37°=0.8)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1 kg的小球

mgmg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1讲 ?? 明“因”熟“力”,破解平衡问题 [考法·学法] 平衡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特别是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的应用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考查。高考既可能在选择题中单独考查平衡问题,也可能在计算题中综合考查平衡问题。本讲主要解决的是选择题中的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考查的角度主要包括:①对各种性质的力的理解;②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明“因”熟“力”,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基础保分类考点 [全练题点] 1.[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用到的思想方法有: ①整体法和隔离法 ②假设法 ③合成法 ④正交分解法 ⑤矢量三角形法 ⑥相似三角形法 ⑦等效思想 ⑧分解思想 m的物块,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