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2020】中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9个专题全套(解析版)答案
16.【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C.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答案】C
【解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氧气液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燃烧是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铁具有导电性是物理性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食盐具有咸味是物理性质,食盐在水中溶解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17.【2019年重庆A】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炼铁 【答案】A
【解析】A、矿石炼铁过程中,Fe2O3变成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雕刻石像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18.【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属拉成丝 【答案】B
【解析】A、金属拉成丝只是金属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盐酸除铁锈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C、空气液化只是空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石油分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得到汽油等,是分离物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19.【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变成CO2气体 C.海水晒盐 【答案】B
【解析】A、干冰变成CO2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海水晒盐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 20.【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C.炭包吸附异味 【答案】D
【解析】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自行车胎爆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炭包吸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鲜奶制成酸奶,生成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1.【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自行车胎爆裂 D.鲜奶制成酸奶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B.盐酸除铁锈
C.空气液化
D.石油分馏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 D.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C.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答案】C
【解析】A、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玉石、金银雕刻、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铁棒磨细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22.【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 C.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B
【解析】A、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铁锅作炊具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C、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B。
23.【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B、碳在常温下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是利用了其稳定性,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其稳定性,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是因为硫酸能与铅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A。 24.【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可以用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B。
25.【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气化 【答案】B
【解析】A、干冰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塑料降解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铁水铸成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除油污没有新物质生
B.塑料降解
C.铁水铸成锅
D.汽油除油污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 B.铁锅作炊具 D.氮气作保护气
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6.【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答案】D
【解析】A、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7.【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导线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A、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碳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
28.【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气球爆炸 【答案】D
【解析】A、干冰升华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气球爆炸是气体膨胀引起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29.【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C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诗句描述的是雪后美景,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30.【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C.蚕丝织布 D.铁生锈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菜刀生锈
A.千锤万凿出深山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答案】B
B.蜡炬成灰泪始干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把石头大块变成小块,运出山外,只是物质的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铁杵磨成针是铁棒变成针,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专题0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 【答案】C
【解析】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可以用药匙。故选C。
2.【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B.研钵
C.药匙
D.镊子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有:量筒、容量瓶、集气瓶等;能加热并且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等;能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故选A。
3.【2019年河南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答案】B
测溶液的pH D.
制取氧气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