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6-2020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Ⅰ。站点设置在弄璋南算地区。并建议腾-盈-瑞高速公路县城段南移,高速出口设置在火车站南侧,与火车站一起构成交通综合枢纽和城市门户。通过交通枢纽和周边土地一体开发,带动盈江南岸发展。
(四) 机场
应加强腾冲、芒市机场与盈江的交通联系。特别要重视新腾冲机场建设给盈江发展带来的机会。
第十六条 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一)水电开发及电网建设规划
2010年前是盈江水电开发高峰年,将完成80%的开发量,开发容量达125万KW。同时建成两个水电外送通道:一是220KV盈江变—500KV潞西变的220KV电压等级通道,二是大盈江四级—500KV潞西变的500KV通道。为将各水电站电力汇集到盈江220KV变电站,宜在水电开发较集中地带建设220KV变电站,包括勐嘎河片区、槟榔江片区和勐乃河片区。最终在盈江县域形成500KV、220KV、110KV高压输电网。
(二)水系及洪灾防治规划
应采取“上调下疏,防治结合”的措施:在大盈江干流及各支流按防洪标准建设堤防;对下游河段采用淤泥吹填方法,疏通河道,降低雍水;结合水电建设,在盈江上游、部分支流下游修建水库;选择位于大盈江左岸的帮巴堤头作为分洪口,当大盈江的洪水超过五十年一遇时,以爆破的方式炸开帮巴堤进行分洪。应加强自然植被保护,减少水土流失。
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表3-3 各规划期防洪目标
县城 中心镇 行政村 自然村 2010年 20年一遇 20年一遇 10年一遇 10年一遇 2020年 50年一遇 20年一遇 20年一遇 10年一遇
(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以“人”为本,重点保护居民地;以预防为主,变消极被动的应急避灾为积极主动的减灾防灾,设立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机构,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目前已发现的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或居民异地搬迁。滑坡以搬迁为主,泥石流以工程治理为主。争取到2020年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率达到100%,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达到50%,明显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控制在小型以下。
表3-4 盈江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表
防治区 防治亚区 防治分级 分布面积 所占百分比 亚区代名称面积 (KM2) (%) 号 (KM2) Ⅰ1 支那亚区 396.6 Ⅰ2 苏典亚区 558 重点防治区Ⅰ3 盏西、芒章亚区 610 (Ⅰ) 2735 62 Ⅰ4 莲花山亚区 231 Ⅰ5 那邦亚区 187 Ⅰ6 油松岭-芒允亚区 753 次重点防治Ⅱ1 卡场-勐弄亚区 405 区(Ⅱ) 1162 26 Ⅱ2 新城亚区 396 Ⅱ3 铜壁关亚区 361 一般防治区(Ⅲ) 532 12 Ⅲ 平原-太平昔马亚区 532
第十七条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
(一)区域性商贸设施
全县应逐步建成运输、加工、交易“一条龙”的商贸物流营运系统。 (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在县城岗勐片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在仕明片建设仓储配送型物流中心;在旧城建设地区型商贸物流配送中心。 (2)大型商场:在县城和那邦选址建设大型商场,为居民及外来游客服务。
(3)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县城、旧城镇、弄璋镇和那邦镇建设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其余乡镇提高现有农贸市场。 (二)文化体育设施
全县应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社为补充的三级文体设施网络,设施达到相关规范化标准建设要求。
(1)近期建成县城科技文化大楼,综合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允燕山文化公园完善盈江文化设施,远期在滨江新城中设置展览馆、民俗文化艺术馆等文化设施。在县城建设县体育活动中心,并结合南部滨江公园建设体育公园,在居住区配套相应的体育设施。
(2)落实“五有四落实”的要求,改善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在建制镇、乡集镇和村安排相应等级的文化站、图书室、球场等文体设施。 (三)医疗卫生设施
全县应逐步形成县级、乡镇级、村级组成的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每千人口拥有病床多于3张;建立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明显提高。
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1)在县城扩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与农场医院合并),并新建一处新区综合医院,提高医疗救治实力。
(2)争取国家对边贫地区医疗投入,提升建制镇、乡集镇现有的卫生院医疗条件,确保每个乡镇一个卫生院;农场(或分场)医疗机构移交地方并改制,旅游景区设置相应医疗点。
(3)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卫生室,并逐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乡、村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疾病控制网络体系,艾兹病等得到有效遏制。
(四)教育设施规划
应合理调整小学校点布局,增加寄宿和半寄宿学校数量,巩固义务教育,中心小学规模调整为不低于300人的半寄宿制小学。
在县城增设两所、那邦新设一所普通中学,完善现有18个普通中学的教学设施,形成每乡镇有一普通中学的办学规模;积极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主要安排在县城以及旧城、弄璋、盏西等重点镇,建设6所完全中学(县城现有两所不变,二中发展为完全高中;旧城、弄璋、盏西等中学扩建为完全高中);保留县城的职业高级中学,结合盈江县情况积极开展农科教育。
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第十八条 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生态环境
8
(1)目标:建设成亚热带特色生态示范县。
(2)保护措施:把全县划分为综合发展区、生态农业区、自然保护区和植被保养区四个生态亚区进行保护控制。
综合发展区应重点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物能流通率和资源再利用率;生态农业区重点加强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行清洁生产;自然保护区重点对天然林进行封山管护,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实施退耕还林;植被保养区重点对草场定期封育改良,合理放牧。
(二)土地资源
(1)目标:土地整理、复垦明显成效,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初步建立国土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土地有形市场全面规范运作。实现发展和保护相协调,生态优化和土地增值相统一的目标。到2020年,耕地面积保持在75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保持62.5万亩,保护率为83.3%。
(2)保护和利用措施
分类分级管理,通过空间和土地用途的管制,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a.禁止开发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资源。包括生态林地、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地、自然保护区等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特殊需要占用的要实现占补平衡。
b.对适宜建设用地要合理控制。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方式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保护基本农田。根据城市总体布局,适当调
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整基本农田布局,将基本农田保护区与防洪隔离地区和生态走廊规划相结合。山区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以旱作节水农业为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对城乡建设用地要依规划实施,引导开发。依法通过对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用途和建设时序的管制,确保用地的合理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推进集体用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完善土地市场建设,推行经营性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实现市场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
(三) 森林资源
(1)保护目标:森林覆盖率超过66% (2)保护和利用措施
a.逐年制定林木开采与增补计划,并分解到各乡镇,使森林覆盖率达到既定目标。
b.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以木材深加工为主,综合发展资源培育、林产加工、野生动物驯养、森林旅游等产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转而以经济促进森林抚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c.大力发展农村清洁、环保节能的新型能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山区以发展节柴灶为主,坝区以发展沼气为主。
d.划定并保护好自然保护区。 (四)水资源 (1)目标
坚持“保护水源、节约利用、综合开发并重”的方针,合理配置资源,
9
提高用水效率。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工程,建立全县防洪保障体系,提高居民饮水安全,解决丰枯水季节用水矛盾。
(2)保护和利用措施
a.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增加灌溉面积,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b.合理开发水电,使水电开发控制在环境承受范围之内; c.治理水土流失;
d.保护水质。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
(五)能源 (1)目标
农村生活耗能逐步转向使用沼气,到2020年全县80%的农户使用新能源;城镇主要是液化石油气,远景使用天然气。工业重点依托水电能,能耗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2010年小于1.5吨标煤/万元,2020年小于1.4吨标煤/万元。
(2)利用措施
a.农村积极推广沼气,实现农村能源自给的良性循环。 b.优化农村电网建设,利用盈江丰富电力资源。 c.控制城镇煤炭使用,推广电能和瓶装液化石油气。 d.鼓励结合水电发展工业,进行能源深度利用。
e.积极利用替代原料,降低对木炭等原料使用,较少对环境破坏。 (六)矿产资源
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文本
a.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合理划分开采区与禁采区。 b.加强对矿产企业的管理,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第四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九条 旅游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跨境异国风情体验游、大盈江水韵风光民族风采观光游为先导,通过加快跨境陆路沿线及大盈江水路沿线景点的开发建设,推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逐步完善和增强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改善整体旅游环境,使盈江成为新兴的滇西边境通道型少数民族风情及原始生态旅游区,以鲜明独特的吸引力成为滇西旅游圈中重要的一环。
(二)具体目标
到2010年,盈江县成为云南省跨境至缅北旅游的主要通道,大盈江国家风景名胜区成为德宏州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县城成为全省优秀旅游城镇,那邦镇建成跨境旅游的主要出入口岸,全县拥有大盈江风光旅游区、允燕山公园、铜壁关生态科考旅游区、黄草坝、虎跳石、香额湖、浑水沟、榕树王、凯邦亚湖等9处A级景区(点)。
到2020年,盈江成为跨境国际性旅游综合区,与腾冲、瑞丽、密支那共同构成滇西、缅北黄金旅游圈,盈江旅游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发挥明显作用,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