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24:40

1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起动困难,总成磨损严重,耗油量增大,零件材料的性能变差,机件易损坏等。1、发动机起动困难 主要原因有:曲轴旋转阻力矩大,燃料蒸发性差,蓄电池工作能力降低。发动机起动的基本前提是曲轴必须达到一定的起动转速,曲轴旋转阻力矩增大使发动机的起动转速下降。对汽油机而言,流经化油器喉管的气流速度下降,影响了汽油的雾化;对柴油机而言,压缩终了的压力和温度下降。温度的降低也会使燃油的粘度和密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表面张力增大,从而难以雾化;同时,低温时燃油难以吸热蒸发,大部分燃油以液态进入气缸,实际混合气过稀而不易起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蓄电池电解液粘度增大,向极板的渗透能力下降,内阻增加;同时,起动时起动电流大,因内阻增大而引起的电压降增大,从而使蓄电池的端电压明显下降。它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发动机的低温起动过程。首先,低温起动时需要的起动功率大,而蓄电池输出功率反而下降,易产生起动机无力拖动发动机旋转或不能达到最低起动转速的情况;而且,蓄电池端电压的降低使火花塞的跳火能量减小,发动机起动困难。2、总成磨损严重 1)润滑条件差。低温时,润滑油粘度大、流动性差、不能及时到达气缸壁、轴承等摩擦表面;未蒸发的液态燃油进入气缸,冲刷缸壁上的润滑油膜,并沿缸壁流入曲轴箱,稀释润滑油使其油性减退。同时,燃料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碳化物随废气一起窜入曲轴箱后,还会使润滑油进一步污染。2)在低温条件下,燃烧过程中的水蒸汽凝结于缸壁,并与汽油在燃烧中所产生的氧化硫化合成酸,腐蚀缸壁而引起腐蚀磨损。3)由于曲轴主轴承及连杆轴承的膨胀系数不同,低温时使其配合间隙变小,从而加剧了轴承和轴颈磨损。汽车在低温条件下工作时,传动系统各总成的正常工作温度是由零件摩擦和搅油产生的热量来保证的,温升速度慢,润滑油粘度大,齿轮和轴承润滑不充分,从而使零件磨损增大。同时,润滑油粘度的增大使传动系统的传动阻力相应增大,传动系统各总成在起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负荷较大,也加剧了传动零件的磨损。3、油耗量增大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油耗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1)发动机暖机时间长。2)发动机工作温度低,燃料汽化不良,燃烧不完全。3)润滑油粘度大,摩擦损失大,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传动系统传动效率下降,汽车行驶阻力增加。4、机件易损坏 低温条件下,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将变差。在-30°C以下时,碳钢的冲击韧性急剧下降,铸件变脆,塑料、橡胶变硬、变脆,从而使由这些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在载荷作用下易于发生损坏。另外,在低温条件下,蓄电池电解液易冰冻而不能正常工作;冷却液易结冰,导致散热器和缸体冻裂。低温除造成汽车使用性能方面的变化外,还会使行驶条件变坏。如:低温条件下,路面结冰后,使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显著下降,汽车制动时不仅制动距离长,而且极易引起侧滑;汽车加速或上坡时,驱动轮也易滑转。

13. 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温差小,散热能力下降,发动机易过热。由此会导致发动机的充气量下降、燃烧不正常、润滑性能变差、供油系统气阻等现象,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变坏。(1)发动机充气量下降 空气温度高,空气密度下降而使发动机充气量下降,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的降低。(2)燃烧不正常 外界温度高,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温度也高,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的温度上升;同时由于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发动机过热。发动机气缸壁、燃烧室壁温度升高,使其在爆燃敏感的运转条件下,易发生爆燃和早燃。不正常燃烧使发动机零件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上升,容易导致零件的热变形甚至裂纹,并加剧磨损。(3)润滑油易变质 发动机过热易引起润滑油变质的主要区域的温度升高,加剧了润滑油的热分解、氧化和聚合过程。不正常燃烧的产物窜入曲轴箱后,即污染了润滑油,又使其温度升高。灰尘和水蒸汽通过进气系统或曲轴箱通风口进入发动机后,使润滑油受到污染。(4)磨损加剧 在高温条件下,润滑油粘度降低,油性变差,品质下降,同时因不正常燃烧而形成的高温高压,使汽车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特别是超载爬坡或高速行驶过程中,其磨损加剧。(5)供油系统气阻 供油系统受热后,部分汽油蒸发成气体而在管路形成气泡,阻碍汽油流动;同时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使之随着汽油泵供油所产生的脉动压力,不断地压缩和膨胀,从而破坏了汽油泵吸油行程所产生的真空度,使发动机供油不足甚至中断。(6)其他 高温下,蓄电池电解液蒸发量增大。轮胎散热慢,胎内温度升高而使气压增大;同时,橡胶老化速度加快,强度降低,因而容易引起轮胎爆裂。

第十章

一、单选

1.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是( ) A.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 B.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 C.汽车的合理使用寿命 D.汽车的大修间隔使用寿命

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出了性能更为完善的新型汽车,从而使保有的原型汽车价值降低,

21

这是( )

A.第一种有形损耗B.第二种有形损耗 C.第一种无形损耗 D.第二种无形损耗

3. 评价汽车的技术状况可用汽车的运用性能或( ) A. 工作能力 B.运输能力 C.经济能力 D.技术能力

4. 在研究汽车更新问题时,所考虑的汽车总费用由三部分组成:折旧费、投资利息和( ) A.运输费 B.购车费 C. 劣化费 D.维修费

5. .在汽车闲置过程中,由于零部件与外部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作用,使金属零部件腐蚀,非

金属制品老化变质,甚至丧失工作能力。这是( ) A.第一种有形损耗 B.第二种有形损耗 C.第一种无形损耗 D.第二种无形损耗 6. .确定汽车最佳更新时机的依据是( )

A.技术使用寿命 B.经济使用寿命 C.合理使用寿命 D.运行使用寿命 7. 汽车的技术状况评价可用汽车的运用性能或( )

A. 工作能力 B.运输能力 C.经济能力 D.技术能力

8. 汽车在载荷作用下,因零部件磨损、变形和疲劳等损伤使汽车性能下降而引起的损耗,是( ) A. 第一种无形损耗 B. 第二种无形损耗 C. 第一种有形损耗 D. 第二种有形损耗

9.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使用因素有:运行条件、汽车运用的合理性以及( ) A. 燃料和润滑油的品质 B. 冷却液的品质 C.道路条件 D. 气候条件

10. 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功能的能力, 指汽车

的( )

A.稳定性 B.持久性 C. 耐久性 D.可靠性

11. 确定哪种寿命所依据的原则是车辆的一次性投资和各年度经营费用的总和最小。( ) A.技术使用寿命 B. 经济使用寿命 C.合理使用寿命 D.购车到报废使用寿命

1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同样结构汽车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保有的原型汽车价值降低,

这是( )

A. 第一种无形损耗B. 第二种无形损耗 C. 第一种有形损耗D. 第二种有形损耗 二、填空

13.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使用因素有:、燃料和润滑油的品质、汽车运用的合理性等。 14. 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因质量问题需要退车,或种种原因已经灭失的机动车均需

要办理登记。

15.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表现为渐发性和两种变化规律。 16.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主要指标有:年限、行驶里程、使用年限和。

22

17. 在研究汽车时,所考虑的汽车总费用由三部分组成:劣化费、折旧费和投资利息。 18. 汽车的技术状况可用汽车的来评价。

19. 确定 所依据的原则是车辆的一次性投资和各年度经营费用的总和最小。

20. 为改善车辆性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改变原车辆的零部件或总成,称

为。 三、判断

2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表现为渐发性和规律性两种变化规律。( )

22. 第一种有形损耗 指汽车在载荷作用下,因零部件磨损、零部件与外部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

作用等损伤使汽车性能下降而引起的损耗。( )

23. 汽车维修指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为维持和恢复汽车的技术状况,保持汽车的工作能力,所采取

的技术措施。( )

24. 汽车的技术状况可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来评价。( )

25. 汽车的可靠性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功能

的能力。( )

26. 为保证车辆安全行驶,运行可靠,汽车的技术状况必须符合JT617—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

规则》规定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

27. 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因质量问题需要退车,或种种原因已经灭失的机动车均需

要办理注册登记。( ) 四、名词解释 28. 车辆的检测诊断 29. 汽车的技术状况 30. 汽车的合理使用寿命 31. 汽车的使用期限 32. 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 33. 第一种无形损耗 34. 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 五、简答

35. 简述何为汽车的低劣化?

36. 简述汽车的技术状况变坏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哪些? 37. 简述什么是第二种无形损耗? 38. 简述车辆按技术状况分为哪几类? 39. 简述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

六、论述

40. 祥述汽车走合期的使用特点。 41. 试述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答案】

1.B 2.A 3.A 4.C 5.B 6.B 7.A 8.C 9.A 10.C 11.B 12.A

13. 运行条件 14. 注销 15. 突发性 16. 大修次数 17. 更新问题 18. 工作能力或运用性能 19. 经济使用寿命 20. 车辆技术改造

21.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表现为渐发性和突发性两种变化规律。 22.×.第一种有形损耗 指汽车在载荷作用下,因零部件磨损、变形和疲劳等损伤使汽车性能下降而引起的损耗。 23. √ 24.×.汽车的技术状况可用汽车的工作能力或运用性能来评价。 25. ×.汽车的耐久性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功能的能力。 26. ×. 为保证车辆安全行驶,运行可靠,汽车的技术状况必须符合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27. ×.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因质量问题需要退车,或种种原因已经灭失的机动车均需要办理注销登记。

28. 指在不解体情况下,判明汽车或总成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技术。 29. 汽车的技术状况是指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的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30.汽车的合理使用寿命指以汽车经济使用寿命为基础,考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节约的实际情况后,所制定出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使用期限。 31. 汽车的使用期限指新制汽车开始使用直至注销为止的使用延续时间(或行程)。 32. 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指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33. 第一种无形损耗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同样结构汽车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保有的原型汽车价值降低。 34.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指综合考虑汽车使用中的各种消耗,以取得汽车使用最佳经济效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保证汽车总使用成本最低时的使用期限。

35. 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长和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均加剧,其主要技术性能下降,汽车经营费用主要因燃料费和维修费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汽车的低劣化。

36. 汽车的技术状况变坏的主要外观症状有:1、汽车最高行驶速度降低2、加速时间与加速距离增长3、燃料和润滑油消耗量增加4、制动迟缓、失灵5、转向沉重6、行驶中出现振抖、摇摆或异常声响7、排黑烟或有异常气味8、运行中因技术故障而停歇的时间增多。

37. 第二种无形损耗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出了性能更为完善的新型汽车,从而使保有的原型汽车价值降低。 38. 车辆按技术状况分为一级车、二级车、三级车和四级车四类。

39.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是汽车诸多内在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零件损伤。 40.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特点:1、零件表面摩擦剧烈,磨损速度快;由于新配合件配合间隙过小,表面较粗糙且表面件单位压力大,因此在相对运动中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零件表面的磨损速度加快。同时,因表面间隙小,摩擦发热多,使润滑条件变差;同时磨掉的金属屑残留于或进入摩擦表面间,形成磨料磨损,这都会使零件表面的摩擦更为剧烈。2、润滑油变质快;由于零件表面磨损快,金属磨屑产生量大,同时零件表面和润滑油温度很高,因此润滑油易被污染或氧化从而变质。3、行驶故障多。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偏差、装配误差、紧固件松动、使用不当等均会使汽车走合期的故障增多。

41. 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1、减载 走合期第一阶段一般应空载(2~3h),整个走合期内的载质量不应超过额定荷载的75%,不允许拖挂或牵引其他车辆或机械。2、限速 走合期内,货车最高车速不应超过40~50km/h,轿车发动机转速不应超过4200~4500r/min。3、正确驾驶 起动时,预热温度应升至50~60°C;行驶中,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不应低于80°C;起步、加速应平稳;换挡应平稳、及时;行驶中要注意选择路面,不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以减轻振动和冲击。4、选择优质燃料和润滑油 选择抗爆性好的优质燃料,以防汽油机爆燃;选择粘度较低的优质润滑油或加有添加剂的专用润滑油,润滑油加注数量应略多于规定值,并应按走合期维护的规

24

搜索更多关于: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起动困难,总成磨损严重,耗油量增大,零件材料的性能变差,机件易损坏等。1、发动机起动困难 主要原因有:曲轴旋转阻力矩大,燃料蒸发性差,蓄电池工作能力降低。发动机起动的基本前提是曲轴必须达到一定的起动转速,曲轴旋转阻力矩增大使发动机的起动转速下降。对汽油机而言,流经化油器喉管的气流速度下降,影响了汽油的雾化;对柴油机而言,压缩终了的压力和温度下降。温度的降低也会使燃油的粘度和密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表面张力增大,从而难以雾化;同时,低温时燃油难以吸热蒸发,大部分燃油以液态进入气缸,实际混合气过稀而不易起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蓄电池电解液粘度增大,向极板的渗透能力下降,内阻增加;同时,起动时起动电流大,因内阻增大而引起的电压降增大,从而使蓄电池的端电压明显下降。它在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发动机的低温起动过程。首先,低温起动时需要的起动功率大,而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