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20%左右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可达七米左右。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A. 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B. 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C.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D. 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2. 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A. 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 可根本性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的难题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水资源 D. 有利于淮南市成为中国未来“光谷 3. 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A. 贵州贵阳 B. 江苏徐州 C. 四川成都 D. 内蒙古呼伦贝尔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淮南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可以实现资源的持续性利用,加之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淮南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而建设光伏电站对于技术需求不高,且淮南科技力量薄弱,故选B。
2. 光伏发电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稳定性不如火力发电,A错。光伏发电只是对于能源需求的补充,不能彻底解决能源不足问题,B错。由于漂浮式电站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所以可以增加水资源,C对。淮南科技水平低,不会成为中国的光谷,D错。故选C。
3. 由材料可知,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地区主要在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而江苏徐州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地面沉陷面积大,有利于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而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此特征,故选B。 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页 1第
4. 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冬季风 B. 太阳辐射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5. 相对于a、b、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 A. 纬度更低 B. 距离海洋更近 C. 光照更充足 D. 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答案】4. C 5. D 【解析】
4. 读图,结合图例,L1为1月份平均气温等值线,1月份为冬季,冬季风对图示西北地区影响大,降温剧烈,而背风地带降温幅度小,所以导致气温与等高线分布的契合度低,A对。1月份,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昼长短,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分布,导致契合度的季节差异,B对。而不同季节的海陆位置没有变化,不会导致契合度季节变化,C错。海拔不同,地形差异大,导致季节变化大,D对。故选C。 5. 读图可知,图中4座山体的纬度差异不大,不会导致垂直自然带差异,各山体距离海洋距离相差不大,光照对于垂直变化影响不大,ABC错。而d山体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降水的垂直变化大,所以自然带谱更丰富,D对。故选D。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在重庆,常常能看到停靠在江边的“不动船”(如下图),这些船就是“趸船”,由于需要大量的缆绳和船
页
2第
锚将趸船園定在河流浅滩,其也被戏称为“万足之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重庆江边停靠大量趸船,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风力大 B. 水流急 C. 河床浅 D. 汛期长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趸船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装卸货物的浮码头 B. 供行人上下的浮码头 C. 用于商业、娱乐等场所 D. 作为货船来运输货物
8. 重庆趸船虽然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导致其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流结冰期 B. 河流水位 C. 河流含沙量 D. 河流流向 【答案】6. C 7. D 8. B 【解析】
6. 由材料可知,趸船是停靠在河流浅滩的不动船,风力大、水流急和汛期长不利于趸船停靠,而河边河床较浅,有利于趸船的停靠,故选C。
学§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8. 重庆的趸船停靠在江边,由于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水位高,流速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没有冰期,河流含沙量及流向对于船舶的停靠没有影响,故选B。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有数以万亩的垛田(如下图),被誉为“蔬菜之乡”“千岛之乡”“油菜花海”。垛田是在河网密集的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于水面,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同时田面较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页
3第
垛田一般都很高,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通过“放岸”,使垛田变矮、变大了,即将高垛挖低,挖的土将小沟填平,相邻的两三个垛子就连成一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 B. 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 C. 水系发达,水产丰富 D.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10. 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垛田进行“放岸”,其主要目的是 A. 方便灌溉和施肥 B. 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用地 C. 方便泄洪和航运 D. 降低高度,减轻水土流失 11. 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 B. 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 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 D. 伏旱干热,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严重 【答案】9. C 10. A 11. C 【解析】
9.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江苏省,垛田是在河网密集地区开挖的泥土堆积形成的,所以该地降水丰富,不会有频繁的旱灾,A错。该地河网密布,土地地块较小,B错。水系发达,有油菜、蔬菜等物产丰富,C对。河流含沙量小,D错。故选C。
10. 由于垛田较高,田间有小河间隔,不利于行走,耕作及田间管理不便,将垛田放岸后,降低了高度,将垛子连成一片,有利于灌溉和施肥,A对。不能增加城市用地,B错。小河沟被泥土填平,不利于泄洪和航运,C错。垛田放岸对于减少水土流失没有影响,D错。故选A。
11. 垛田面积较小,不利于大面积水稻种植业及机械化的发展,AB错。水乡泽国,物产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C对。该地河网密集,地下水水位高,四周小河纵横,利于排盐,不会导致次生盐碱化,D错。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页
4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