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依据题干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到清丞相人数由增加到减少,最后变为零,反映了随着皇权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故B项正确; A项过于片面,排除;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是因为相权被分割,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C项错误; 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10.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古典人文主义的出现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答案】 D
【考点】 古希腊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布满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航海业与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观念,这些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故A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古希腊海洋文明塑造了希腊人的民族自由精神,古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故C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出现了许多小国,称作城邦,城邦地域狭小,人口少,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点。小国寡民的特征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与海上活动无关,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故选D。
11. 《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中说:“光荣革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不改变旧体制形式的前提下,改变实质性的内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立宪制 B.“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C.实质性改变指从君主专制到统而不治 D.实质性改变指权在君主变成权在议会 【答案】 D
【考点】 光荣革命
试卷第5页,总17页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的光荣革命影响。 【解答】
根据所学,英国“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之后通过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即君主立宪制政体。因此,材料中体现的实质性改变是指权在君主变成权在议会,D项正确。 A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表述过于绝对,且英国国王完全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应该是在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排除。 故选D。
12. 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这说明当时( ) 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 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答案】 D
【考点】
英国责任内阁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责任内阁,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沃波尔长期担任财政大臣的时候,实际上是英国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的时期,但是不完善,从材料可以看出,责任内阁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3. 如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
A.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C.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答案】 B
【考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B.后者中的某些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D.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试卷第6页,总17页
英国《权利法案》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知二者的内容和历史影响。 【解答】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代表了罗马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罗马法中的部分原则和做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B项符合题意;
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法律,所以1689年权利法案不可能是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罗马法也不可能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组成部分,排除A、D项;
1689年权利法案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不能说法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排除C项。
14. 如图是1832年伦敦等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 )
A.国王失去了控制议会的权力 C.工业资产阶级推动议会改革
【答案】 C
【考点】 英国议会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议会改革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城市增加议员名额的情况。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人数增加,1832年议会改革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意愿名额,故C正确。 英国国王不能控制议会,排除A。 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15. 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C
【考点】
法国1875年宪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 【解答】
法国从来没有说要实行精英政治,故A项排除;
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这种安排是为了协调当时的各方面矛盾,是妥协的产物,不是
试卷第7页,总17页
B.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工人获得了政治权利
真正满足混合政体的需要,故B项排除;
之所以出现参议院权力比较大,而且是间接选举产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故C项正确;
当时主要是共和派和君主派之间的斗争,没有特别强调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故D项排除。 故选C。
16.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答案】 A
【考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德国的政体,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特点来分析。 【解答】
从材料中的,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可以看出近代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之下,皇帝和军队地位比较突出,权力比较大,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政体中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17. 北美殖民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盛行地方自治。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及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制定地方法规以及为学校和教会制订章程。这对美国宪法直接影响的是( )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设立参众议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 D.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行政权
【答案】 B
【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形成的背景以及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A.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宪法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影响,而不中央联邦政府的组织原则特征。
B.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宪法的制定很好的调节了地方权力和中央权力的分配。其产生的直接作用是把美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了。 C.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立法权特征。
试卷第8页,总1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