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一、编写提纲 1.总体规划提要 2.园区概况
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4.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总体目标 5.园区的布局与功能规划
6.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预期考核目标 7.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8.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9.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10.园区建设任务年度进度与安排
11.有关附件(园区规划图、表及文件等) 二、编写说明
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
2.提纲所列项目为基本内容,具体编写时可适当掌握。 3.本《规划》随《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一同上报。 4.编号由省科技厅统一填写。
- 17 -
附件3
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设计思路
1.评估指标要突出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要求,能够引导园区规范发展。
2.评估指标要突出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园区共性指标和相对性指标评价,便于园区间相互比较。
3.评估指标要涵义清晰、相对独立,并尽可能定量评价。 4.评估指标能够准确定义、易于量化,所需数据便于采集。 二、评估指标 1.建设进展总体评估
指标1:园区建设发展总体情况。以园区规划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对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是否达到园区建设基本要求进行定性评价。
2.科技创新转化能力。
指标2:技术研发投入。园区各种来源的技术研究开发(R&D)投入水平及其增长情况。
指标3:技术研发平台。入住园区内各级(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数量。
指标4:技术研发成果。园区建设期间取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专利、标准等。
指标5:科技项目聚集度。进入园区的国家、省部科技项目数量及完成质量。 - 18 -
指标6:科技成果转化。 园区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实际推广应用状况。
3.科技创业服务能力
指标7:园区科技培训。用园区建设以来年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的次数、培训人数,以及园区接待参观考察的人次数等。
指标8:园区科技创业。用园区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规模、孵化企业数量及开发产品。
指标9:园区科技特派员。园区科技特派员的数量、管理机制与发挥效果等。
指标10:园区信息服务水平。用园区信息服务平台的网络建设水平、信息种类与数量、信息服务范围与效果。
4.带动产业发展能力
指标11:园区内部企业聚集度。园区企业聚集度=入园涉农企业总数/园区所在地涉农企业总数×100%;园区企业增长率=建园以来涉农企业增加数量/建园年限×100%;
指标12:园区企业发展能力。园区企业发展潜力=园区企业产值增长率/园区所在地企业平均产值增长率;园区企业融资能力=园区企业金融资本/企业总投入资本×100%
指标13:园区三次产业的融合度。园区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变化情况。
5.综合效益
指标14:示范区增产增效水平。示范区主导产业年人均产值/核心区主导产业年人均产值比值×100%。辐射区主导产业年人均产值/核心区主导产业年人均产值×100%。
指标15:土地产出率。核心区年度总产值/核心区建设面积;示范区
- 19 -
年度总产值/示范区建设面;园区核心区(示范区)土地产出率/园区所在地土地产出率。
指标16:园区农民增收情况。园区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
指标17:园区投入产出效益。园区核心区总产值与投入总资金的比值来,反映园区投入资金规模及其总体产出情况。核心区净利润与投入资金的比值,反映园区投资的赢利能力状况。
6.管理机制与政策创新
指标18:园区管理机制。重点评价园区管委会是否是专设机构及其编制、管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园区投资管理公司的运行状况等。园区在投融资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独特做法和政策等定性评价。
指标19 园区政策扶持。园区所在地政府对园区建设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的优惠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地方各级财政对园区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情况。
- 20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