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0:12:57

主编:钱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庭般的组织中,人们需要关心、交流、和自我实现。正如机器需要精确性和规则才能运行一样,一个家庭的成员需要得到满足和关系融洽时才能顺利发展。人际关系学派的核心观点简而言之就是,让成员快乐就能让组织更加有效的运行。为了让成员快乐,组织传播的内容就不局限于工作问题,而且倡导成员间的人际交流。 人力资源学派仍然把组织看作一个家庭。不过人力资源学派不仅要让成员快乐,而且认为成员是家庭的动力和支撑,是为家庭作出贡献的重要财产。在人际关系学派看来,组织的管理者只要提供传播的渠道,如意见箱和健身房,组织成员就能得到满足。而在人力资源学派看来,组织成员接受这种被赐予的快乐时并不一定快乐,要让成员参与到设计如何快乐,如何促进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说,人际学派只强调沟通,人力资源学派更强调在沟通中参与管理和作出贡献。 四、大众传播 1、定义:

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 ★★2、特征(P53)

(1)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 (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 (3)传播内容是公开的

(4)缺乏及时而广泛的信息反馈

(5)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6)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所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现在的观点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十九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4、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5、大众传播、信息环境和人的行为

主要讲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和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客观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人生活在环境中,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要时刻了解环境的变化,认知和把握环境,获得信息后协调自己的行为,与变化的环境保持平衡。但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来说,环境的规模不同,对环境的认知方式也不同。

在村落社会中,人们相互面识,对村里的事务也保持经验的接触。这种熟悉是建立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上。

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媒介的巨大进步。各种交往手段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人对环境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社会里,人能凭借第一手信息来认识环境,那么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你必须通过媒介系统去把握它。这个媒介系统就是大众传播。它的基本职能是传达信息,提示外部环境。但是它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这样一来,人的行为已经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 五、网络传播

注意:★为考试重点内容 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 13 -

主编:钱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1、定义

★什么是多媒体?从传播学上讲,多媒体就是集电视、录像、音响、电话、传真等功能于一体的电脑。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呢?1994年美国纽约《世界日报》刊登的文章介绍说,internet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将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结合在一起的网络。

★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一种以多媒体为终端,以光纤为通道,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联结在一起的,并且能与个人化受众进行互动沟通的信息交流形式。

★我国的互联网是在1995年5月17日这一天,宣布向国内社会开放,提供所有的internet服务。这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商业化阶段。

网络传播的两种方式,一个是现有媒体的网络版;一个比较个人化的网站、主页、博客、微博、BBS、论坛等形式。这些都是网上的信息传播载体。 ★★2、网络传播的特征

(1)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2)传播内容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3)传播方式的虚拟性。

(4)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与全时性。 (5)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6)传播形态的多媒体。

第三章 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 什么是传播自由,什么是社会控制

?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起源、意义、对这一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

第一节 什么是传播自由,什么是社会控制

传播自由和社会控制是一对矛盾的范畴,传播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其核心问题是“人人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以及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找、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社会控制指各种社会因素对传播的控制。

第二节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起源和意义,对这一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 一、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起源和意义

英国是17世纪政治哲学思想的发源地,1688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结果是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创立了政党制度。约翰洛克是这一时期著名的自由主义理论家之一。 人民主权理论

社会契约论——权力问题

自然权利的概念(天赋人权)——权利问题

自然权利的概念: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包括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 二、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做出贡献的思想家 ★1、弥尔顿

弥尔顿:英国17世纪的大诗人、思想家、政论家 贡献:

(1)首先提出了出版自由的理念。

注意:★为考试重点内容 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 14 -

主编:钱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1644年,发表了名作《论出版自由》。对当时的新闻审查制度提出了声讨。认为其作用是为了“破坏学术,窒息真理”。发出呐喊:“让我凭借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这是一切自由当中最重要的自由。” (2)他的这一论点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

首先,他认为人类依靠理性可以分辨是非善恶,要运用这项才能,人在了解他人思想观点时必须不受限制。

其次,他坚信,真理可以明确和认识的,只要放手让各种思想在大地上传播,真理就会显现出战胜其它意见的力量。 ★(3)他的思想奠定了报刊自由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解释:让一切有话要说的人都能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真实和正确的会存留下来,虚假和错误的会被抑制。政府不能参与这一争执,也不能帮助其中任何一方,尽管虚假的思想可能会取得暂时胜利,但是真理会吸引更多的支持力量,通过自我修正过程达到最终胜利。 (4)弥尔顿承认可以对自由讨论的权利加以限制,但他避开了这些限制的基本原则。 ★2、约翰厄斯金

他对报刊自由主义的贡献,主要源于一篇为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出版所作的辩护词。他在辩护中提到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这篇辩护演说被新闻史家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捍卫新闻自由的“碑铭”。

我要将这样一种观点作为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它,新闻自由就是一句空话。每个人,只要不是故意欺骗他人,而是尝试用自己的理性和良心去启发他人,即便他的观点有错,但只要对他来说是真理,就应该允许他把自己的观点公布于全民族的理性之前,不论这个问题是有关政府的一般问题还是我们本国政府的特殊问题。

托马斯·潘恩

英裔美国思想家,他的文章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3、托马斯杰弗逊

(1)人是可以由理性和真理支配的。

(2)因此,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为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3)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佳道路就是新闻自由。

(4)新闻自由是那些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调查的人们第一个想要压制的。

(5)当人们经受住媒体的谩骂,表现出辨别真伪的洞察能力,这说明人们的理性能够在真假信息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6)打开真理大门,鼓励人们养成用理性检验每一件事物的习惯,是我们传给后世之人最有效的约束物。

杰弗逊的思想影响深远。他促成了《人权法案》的诞生,第一次把新闻自由写进了国家宪法。 ★4、约翰密尔

密尔——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著作《论自由》

(1)自由是成年人按照自己意愿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权利,前提是这种做法不危及他人。 (2)强调了个人表达意见的重要性。 ★★(3)论证了保护少数的原则。

一个被禁止的意见可能不是谬误而是真理。

被禁止的意见即便是错误,其中可能包含部分真理。

真理若不与谬误相论证,就难以使接受 者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一个公认的正确意见如果缺少争辩,会慢慢失去活力,从而失去对人们的指导作用。 了解了上述观点,对新闻自由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自由接受新闻 自由传播新闻 自由发行报纸 自由发表意见

注意:★为考试重点内容 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 15 -

主编:钱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三、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辩证认识

理论设定的两大缺陷:

关于理性的设定:启蒙思想家无法说清人的理性究竟是什么,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属于不同的阶级。 关于契约国家的设定: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契约组织,履行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天赋人权的职能。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本质与普遍的自由权利相对立。

四、传播的控制 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对传播过程所施加的约束和影响。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传播者内在思想意识的自我控制,以及传媒内部制度对信息生产、加工和传播过程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的制度、传统对对人的传播活动或传媒活动的控制。 ★★五、关于控制的几种理论

★★1、把关人理论:(指职业传播者的信息把关) (1)库尔特·勒温 他通过关于动物胰脏的实验得到一个结论:家庭主妇是一个家庭中食品消费的把关人。他据此作了一个推论,认为在新闻信息的流通中也存在把关人,他决定着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者在渠道里继续流动。所以,这里的“把关人”,不是指具体的人,是一个比喻,是偏重于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记者、编辑就是信息的把关人。

怀特的单一把关模式

(2)他的学生曼宁·怀特继续了这方面的研究。怀特作了一个个案调查,对象是美国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

40多岁,有25年新闻工作的经验。他称呼这位编辑为“盖茨先生”。 怀特的结论是:选择稿件的原因在于高度的主观性,是一种建立在把关人自己的经验、态度、期望基础上的价值判断。1950年,怀特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一文,指出了报纸编辑作为把关人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选择的把关行为,并明确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 怀特的把关模式有点简单化了,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因素来考察,忽略了其他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

(3)麦克内利的多重把关

麦克内利针对怀特的理论缺陷,对他的把关理论进行了修正。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不同的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互不相同的信息。最主要的把关在信息到达电讯编辑手中之前就完成了。 (4)巴斯的双重把关

巴斯1969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怀特和麦克内利的把关人理论。他认为在麦的理论中,每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没有差异。他提出了双重把关模式,认为信息流通中最关键的把关者还是新闻传媒。新闻传媒的把关活动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主要把关人是记者,记者不会完全有闻必录,他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加工。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他们担负修改、制作的任务。第二阶段的把关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信息最终被刊播出去之前,不仅存在记者、编辑这些把关人,整个信息制作过程的每个节点,都有把关人在工作。所以,把关本质上是一个群体过程。 2、布瑞德的潜网说

★195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沃伦·布瑞德通过对美国几十家报纸、120名报业人员的调

注意:★为考试重点内容 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 16 -

搜索更多关于: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主编:钱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庭般的组织中,人们需要关心、交流、和自我实现。正如机器需要精确性和规则才能运行一样,一个家庭的成员需要得到满足和关系融洽时才能顺利发展。人际关系学派的核心观点简而言之就是,让成员快乐就能让组织更加有效的运行。为了让成员快乐,组织传播的内容就不局限于工作问题,而且倡导成员间的人际交流。 人力资源学派仍然把组织看作一个家庭。不过人力资源学派不仅要让成员快乐,而且认为成员是家庭的动力和支撑,是为家庭作出贡献的重要财产。在人际关系学派看来,组织的管理者只要提供传播的渠道,如意见箱和健身房,组织成员就能得到满足。而在人力资源学派看来,组织成员接受这种被赐予的快乐时并不一定快乐,要让成员参与到设计如何快乐,如何促进组织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