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张车票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欢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18.填在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一张巨大的罗网 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条闪光的皮鞭 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19.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一自然段的人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当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当时的心理并把它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30.请以《让_____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善良”“勇敢”“快乐”“感恩”中选择,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期中检测卷
1.B(A.bàn—pàn;C.lǒnɡ—rǒnɡ;D.jiāo—jiǎo) 2.B(A.鹰—莺;C.拌—绊;D.嘎—戛)
3.C(辗转反侧:形容因心事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与句意不符)
4.D(A.否定不当,删除“不”;B.语序不当,“讨论”和“学习”调换位置;C.两面对一面,在“课堂教学”后加“是否”)
5.A 6. 7.D 8.B
9.B(《核舟记》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10.B11.示例:朗读经典美文,装点美丽青春。
12.示例:朱自清 《春》(1分) 理由: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绚烂美丽的春景图,让人心生向往。读来,我们仿佛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无限的希望。
13.示例:妈妈(1分),这个节目中朗读的作品文质兼美,收看不仅能学到朗读技巧,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收获感动、快乐、人生启迪,对阅读写作也有很大帮助;再说学习也应劳逸结合,今天又是星期六(1分)。妈妈您就让我看一期好吗(1分)?
默写(1)波撼岳阳城 (2)但余钟磬音 (3)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4)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5)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6)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14.(1)通达 (2)因为
15.D(代词,指小石潭的美景。A.结构助词,的;B.助词,的;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代词,指桌上的书具)
16.(1)(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动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分)。(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2分)。
17.甲文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2分);乙文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2分)。
18.因为“她”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2分)。 19.动作描写(2分),表现了“她”为自己以前教子失误而忏悔、痛苦、羞愧的心情(1分);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1分)。
20.略。(提示:年轻的母亲的心理应包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后怕以及对“她”深表同情)(言之有理即可,3分)
21.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