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 图文
发此类旅游地时要注意:1)在同一地域选择最有价值的一个洞穴进行开发2)旅游投入以满足基本游览条件为准则,不宜在游客量下降时进行大规模投资3)当游客量下降到低于门槛游客量时,维持不了管理费时,考虑关闭洞穴。 (具体参考书第六章第二节)
22.试述旅游空间竞争的理论模型(名词解释)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里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发再组织。
一般来说,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主要产生互补的作用。但由于旅游者旅行的空间尺度不同,他们选择旅游地的级别也不同,因而也产生竞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可以用引力模型来分析:两个旅游地对客源地I的竞争力,与它们的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地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在同一地域内,距离的因素往往起比较小的作用。因此,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吸引力造成的。 23.举例分析某类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特点
一,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名山的地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性。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非替代性竞争 (具体例子:皖南三大名山)
二,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主要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和可进入性 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替代性竞争 (具体例子:云南路南大、小石林和乃古石林)
第七章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1、分析城市旅游的重要性。
定义: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重要性: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改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带来更多的商务会议和国内外交流的客人,使城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同时城市能提供非城市地区所没有的娱乐文化设施,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开始城市化,城市成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所以城市是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2、城市旅游吸引营造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城市旅游吸引营造的基本原则有:注重城市整体塑造;形成主题与特色;突出核心要素 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形象、活动、设施、景观与环境、氛围、服务吸引 3、RBD的概念及类型
- 13 -
中心商业区(CBD) 城市和区域的中心地带,它具有最高的中心性、可达性和拥挤程度,人际和信息交流量,土地价格,最集中和最高档的零售业,以及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RBD 城市游憩商业区:建立在城镇与城市之间,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
类型:大型的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4、主题公园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类型:以主题内容划分:(日本)花卉园艺,保存文化历史,异国地理环境和动植物特征,博览会和博物馆,童话幻想和科学以及宇宙;(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童话幻想和科学宇宙,动物观赏,异国地理环境和文化,文学文化遗产,影视文化
以吸引范围划分: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主题公园,具有区域吸引力(美)或者国家吸引力(欧)的主题公园,具有地方吸引力的主题公园
以规模大小划分:大型主题公园和小(微)型主题公园 5、主题公园的特点。
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宜性;被动游憩形式;投入高,占地规模大;高门票和高消费 6、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1、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城市旅游感知形象4、空间集聚和竞争5、决策者行为(投资者和政府)(需要看书)
关系: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包括投资者和政府的决策行为,客观方面又分为两个必要条件——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个限制条件——城市旅游感知形象以及空间集聚和竞争,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只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关系协调,主题公园的开发才会成功。不具备客观条件因素,主题公园注定要失败;客观因素具备了,但主观条件因素与之不协调,也难成功。 7、RBD与CBD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在区位选择上,CBD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而RBD的区位则常常决定于自然的或历史景点。
2)在形态上,相对于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的RBD都是呈长条形的,以步行街形状设计。
联系:RBD是从CBD功能上分化出来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
1、试述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它分为以下两大类: 基本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在不降低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的条件下,既定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
- 14 -
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资源容量: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自然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地域社会容量:旅游接待地区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非基本容量: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2、何谓基本空间标准,其物理意义如何?
基本空间标准: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物理意义:每单位空间上所能容纳的合理人数。 3、简述旅游心理容量与旅游资源合理容量的关系。
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量,即地域在旅游者满足程度最大时的旅游活动承载量。
实际上,旅游资源合理容量的观念也主要是考虑旅游者感知的满足程度--旅游者平均满意程度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被视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值。
因此,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事实上和旅游心理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是同一个数值。 5、试述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及其测量方法。
决定因素:内部旅游设施;外部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
6、试述旅游的生态容量及其量测方法。
- 15 -
无须由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地
用了人工处理污染的方法
并非所有类型的旅游地皆存在旅游的生态容量,人造的大规模旅游吸引物或文物古迹没有 7、简要说明旅游饱和与超载的基本类型。
旅游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旅游超载: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超过其极限容量。
基本类型:周期性和偶发性超载和饱和;长期连续性和短期性超载和饱和;空间上的整体性和局部性超载和饱和
8、试述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消极影响 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践踏后果。在旅游饱和与超载时,旅游活动场所承受的超出其正常容纳能力和旅游活动量,仅由于旅游者脚踏量的急增而伴生的对旅游场所的重力压力和磨损,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水体的影响。在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旅游饱和与超载的后果,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对旅游地水体的污染。
噪声。旅游饱和与超载使旅游者感觉拥挤不堪,不能获得应有的旅游气氛,旅游的体验质量大打折扣,造成旅游者心理上的不满足,还会使动物被迫迁徙。
对设施的影响。旅游饱和与超载会给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造成很大压力。短期内不会造成严重损害,但长时间持续会给设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