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 图文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3:06:07

2、试述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分类方法:1)以资源特性为分类标准2)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为分类标准3)以游客的体验行为作为分类标准4)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意义:(1)可以把复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方便。 (2)可以加深人们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

3、分析自然风景观赏视觉质量评估四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实用价值。

a)专家学派:凡是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就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因而,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元素,强调多样性、奇特性、协调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风景质量分级中的主要作用。

b)心理物理学派:1、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可以将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的衡量标准;2、人们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定量表达;3、风景审美是风景和人之间的一种作用过程,风景质量评估的实质是指建立反映这一作用关系的定量模型

c)心理学派:侧重研究如何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强调风景对人的认识作用在情感上的影响(理论较成熟,其研究重点在对于人类风景审美过程的理论解释,到目前为止,难以在大规模的要求有量化结果的自然风景质量评价中使用)

d)现象学派:1、考证文学艺术家们关于风景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以之来分析人与风景的相互作用及其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2、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形式,记叙现代人对具体风景的感受和评价。(实用价值小) 4、举例说明何谓旅游资源的技术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价,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

包括气候的适宜性评价(温度-湿度指数、风寒指数、舒适指数)、地形的适宜性评价和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涵义:指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

1970年,乔戈拉斯在研究旅游地的一般特征时,提出如下的一级海滩评价标准。 1.用于消极活动。

1)海滩。沙质细洁,海滩至少长 91 m,宽15 m。沙滩在全年中至少应有80%时间免于曝晒。 2)后腹地。有遮掩、有树木、环境幽雅,无人工废弃物和自然危害物。坡度小于 150度,因之易于通达。具开发潜力。

2.用于积极活动。指游泳等。水底没有或很少淤泥,水质无色,无味,大肠杆菌含量小于 50~100 mL,无生物垃圾,高潮时深,88英尺的海底无珊瑚和尖石,无危险性激流。与水域邻接之海滩坡度不大于80度。海滩性质同上,但要更长更宽。一年应有9个月的时间适于游泳。 5、论述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的含义。

- 9 -

体验性评价:是基于评价者(一般是旅游者或旅游专家)对于评价客体的质量评价。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评估。

技术性评价: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这类评价的工作一般限定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如气候的适应性评价、地形的适应性评价、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体验性评价: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旅游资源的美感质量评估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身的体验对某一或者一系列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专业性质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大都有旅游规划和管理上的实用目的。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者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者数量值,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技术性评价: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大量技术性指标的运用是这类评价的基本特征,这类评价的工作一般限定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地(资源)综合性评价:是着眼于旅游地之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估,或旅游地开发价值评估。其含义和特点:

评估的范围包括现有的(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地)和潜在的(未开发的)旅游头资源(旅游地);

评估的目的是着眼于对不用的旅游资源(旅游地)做开发价值比较,或规划与管理意义上的重要度排序;

对于某一类型(以所适宜的旅游活动类型分类)的旅游资源(旅游地),评估工作遵循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有着确定的评估标准;

评估系统中的各被评估因子大都带有合适的权重值; 评估的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 10 -

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 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

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

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

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改变。

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

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

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市场

量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

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

地将变成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2.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中国情况而言,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是一个能解释旅游发展的模型;在指导旅游地规划和管理方面,能给管理者长远的思想以及揭示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影响力;但作为预测工具,该理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而且可能难以得到发展。它可以描述旅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特征,却难以准确地分析旅游地下一个阶段会怎样发展。

生命周期的的解释模型如果能和供求双方的变量完美结合起来,则可能成为旅游一般理论的源泉。

3、试述旅游空间竞争的理论模型。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里出现引起的。

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

一般来说,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主

- 11 -

要产生互补的作用。但由于旅游者旅行的空间尺度不同,他们选择旅游地的级别也不同,因而也产生竞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可以用引力模型来分析:

公式6.2告诉我们,两个旅游地对客源地的竞争力,与它们的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地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在同一地域内,距离的因素往往起比较小的作用。因此,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吸引力造成的。

21.举例分析某类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并提出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

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例如北京颐和园,安徽黄山,颐和园由于皇家园林的特殊性,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从开放之日起,就开始了一个相对长的发展阶段,由于它的不可取代性,他在经历了巩固和停滞阶段后不会进入衰落阶段,而会进入维持时间较长的成熟稳定阶段,而黄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现在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这类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均会走向稳定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重要的是保持自己持久连贯的旅游形象,控制好旅游环境容量,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只要保持好自己的旅游形象,这样的旅游地将维持长久的稳定成熟阶段

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例如广东省庆星湖风景名胜区,这类旅游地,虽然是国家风景名胜,但不是“第一”,所以旅游吸引范围不是世界性的或是全国性的,只是区域性的,它们在竞争种较易失去竞争力,生命周期进入停止或者衰落阶段。要延长生命周期,有两种方法:一是开发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二是如果没有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就只能通过利用广告,改进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等方法,保持良好的旅游形象来延缓衰退。

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这类旅游地往往没有探察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孤立洞穴巩固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进入衰落阶段,衰落到一定程度就持续在这一水平发展;如果是在旅游热线或者镶嵌在著名风景区的,则其巩固和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在开

- 12 -

搜索更多关于: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试述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分类方法:1)以资源特性为分类标准2)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为分类标准3)以游客的体验行为作为分类标准4)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意义:(1)可以把复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方便。 (2)可以加深人们对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 3、分析自然风景观赏视觉质量评估四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实用价值。 a)专家学派:凡是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就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因而,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元素,强调多样性、奇特性、协调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风景质量分级中的主要作用。 b)心理物理学派:1、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可以将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的衡量标准;2、人们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定量表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