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阶段语文毕业复习册 - 鄂教版
(1)含义型:这句话写出了、表明了、说明了……(作者的表达意愿,写作目的);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句子意思; (2)作用型:起到什么作用+文本具体内容+使用效果; (3)情感型:表现了、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例子 :六年级下册课本第31页第4小题。
六年级下册课课本第51页第3小题。 六年级下册课课本第83页第3小题。
六年级下册课课本第109页第3小题。 一、领悟文章的表达技巧。
(一)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是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倒叙”是指将事情的结局或者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据“自然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是有尾到头的叙述,也可以是局部的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述原来的内容。
其中,在文章的“顺叙”部分,经常采用的叙述顺序主要有: (1)按时间先后的顺序;(2)按地点转换的顺序; (3)按事物的几个方面;(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1.《美丽的晋祠》一文的表达很有特点。运用了 的写作顺序。作者把 、 、 三部分内容结合起来,互相映衬。
2.《空城计》《鲁智深行侠桃花庄》《“诺曼底”号遇难记》都是运用了 的写作顺序。
这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田螺的奇妙之处。
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
3.《奇妙的田螺》是按 的顺序,从
我们在阅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和场面的描写。 技巧指导:
25
1.先体会出全文或全段的大意或表达的情感。
2.再找出所要理解的句子在哪,一定要把句子放到原文中理解。 3.然后明确这句话所写的对象是什么。
4.最后结合整体写出答案。格式:这句话用了……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体现出……的……回答的句式,最好先概括后具体,亮出观点后,结合文章情节,人物的言行等内容,具体分述。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扶”和“蹲、跪”说明 。“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体现父亲 。
2.这段是对父亲的 和 的描写,并且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突出鲁迅对劳动人
民 。
(二)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 )
2.《我的故乡在北京》中故乡北京的的特点是西山花多、昆明湖碧绿、长城是一望无际的绿。( )
26
3.《可爱的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地球的可。 ( )
4.《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 5.《二泉印月》《听松》、《寒春风曲》3 首乐曲是阿丙的师父所
作的二胡曲,其中《听松》这首乐曲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 )
6.闰土是小说《故乡》中的人物。 ( )
四、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思想感情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或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把握全文思想感情的方法主要有:
1.分析题目,抓住文章的“文眼”去把握思想。如 ; 2.分析中心句,从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去分析,如 ; 3.从主要内容分析,找出文章的主要情节,再从中抓住重点语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写人的文章从分析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就可把握文章的思想,如 一文;
4.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有些文章,在记叙中穿插的议论和抒情,往往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如 一文。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美丽的晋祠》)
仔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1.这段的中心句是 。这个中心句在这段起 的作用。
27
2.这段话围绕中心,分别是从 、 、 、 、四个方面具体写的。表达作者 。
3.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
(七)课外阅读 六年级下册要求:
1.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3.能概括文章、诗歌主要内容。4.能分析简单的表达技巧。5.阅读叙事性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6.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7.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8.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9.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拓展阅读。 知识点列表: 知识点列表 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字义、词语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提取信息 体会句子的含义 抓住人物动作体会含义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含义 体会修辞的作用 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 知识点掌握情况 补救措施 (你能做到吗?) (你打算怎么复习?)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