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3、通过合作交流探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逐步养成科学探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或_________________溶液 ;氧气(O2)的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2.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 + 稀盐酸(HCl)→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一)药品的选择:请观察下面四组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药品,并说明理由: 编号 1 2 3 4 药 品 碳酸钠+稀盐酸 碳酸钠+稀硫酸 石灰石+稀硫酸 石灰石+稀盐酸 现 象 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气泡(速度_______) 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气泡(速度_______) 产生_________气泡(速度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气泡(速度__________)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药品: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用药品 高锰酸钾 (KMnO4) 氯酸钾(KClO3)和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H2O2)和 药品 反应条件 状态 (是否加热)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如何选配下
(三)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列实验装置?请将下图6—1的序号填
『信息』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到左表中。
2、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 度比空气的大,否则则小。
B B A 『问题』根据上述反应原理和信息,你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
________。(请从图6—1中选相应的序号填)
『讨论』1、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
2.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怎样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了二氧化碳?
C
E
【巩固练习】
1、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反应所需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二氧化锰
图6—1
) 2 、实验室制取 CO 2 ,不选用的仪器是(
A.导管 B.酒精灯 C.广口瓶 D.带孔橡皮塞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包括________装置和_______装置 )应考虑的因素:
3、实验室制取CO2 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里加入稀酸后,石灰石的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
反应物__________ 原因可能是( )
A.发生装置气密性不好 B.没有加热 1.发生
C.没有粉碎石灰石 D.加入的是稀硫酸 装置 _________________ (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4、『拓展知识』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
在实验室里一般用加热固体NH4Cl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排气法
2.收集 ________________(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 )
装置
___________ ( __________溶于水,不与水__________ )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请从图6—1中选相应的序号填) (2)实验室欲制备一瓶氨气,除已有的铁架台、橡皮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分析,记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根据它们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 2、记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的危害和预防,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它们分子的结构 (“相同”或“不同”)。
『引入新课』请大家试说说“碳酸饮料”、“煤气中毒”和“温室效应”是什么?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习本课题知识将给你们揭开迷团。 一、 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1』CO2物理性质的实验:
实验 倾倒CO2 实验6-3 现象 烧杯__________的蜡烛先熄灭。 分析原因 ( 性质 ) C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不能_______,也_____________燃烧(化学性质)。 用途 ________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含Ca(OH)2]变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反应现象常用来检验______________的存在。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①促进植物__________作用,作气体肥料。
②由于其不能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_,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③降温加压使CO2气体变成固体,俗称“_________”,它容易________而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_________剂,保存食品、人造云雾和进行_____________等。
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因此可制作__________饮料。 (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①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能像温室中的玻璃或塑料膜一样,使地面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②危害:全球气温__________,两极冰川__________,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③防治措施
a. 减少使用________、石油和_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
b. 大力开发新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c. 大力__________________,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二、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CO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______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_色,放出热量,化学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性
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毒性
我们通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___________引起的中毒。因为_________被人吸进肺中,极易跟血液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与__________结合,造成人体缺氧,而危及生命。 3.用途 (1)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_____________。 (2)CO有____________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巩固练习】1、课本P123第1、2、3、5、7题;
2、《学习指导》P81第17、24题。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CO2 溶CO2________溶于水,瓶内气体压强解性实验 塑料瓶子变_____ __________。 实验6-4 1.CO2物理性质 颜色 _________ 状态 _________ 气味 _________ 密度 比空气的_________ 溶解性
『实验探究2』CO2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 : (Ⅰ) 紫色石蕊花变_____色 (Ⅱ) _________ (Ⅲ) _________ (Ⅳ) ______色石蕊的花变______色, 加热后又变______色。 现象 紫色石蕊遇_______不能干燥的______ H2O + CO2==______________ 分析 _____变红色 使紫色石蕊不能使紫色石_____________ == H2O + CO2↑ 变色 2.CO2化学性质: 蕊变色 (_____________不稳定) (1)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燃烧,不能_________呼吸。
- 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