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河图洛书在当代的科学价值》
据河图洛书图象,解释阴阳五行、天文、医学、音律等方面的学问。后人又根据河图洛书图象,解释阴阳五行、天文、医学、音律等方面的学问,这是第二层次的转化这两个层次的转化尽管有些牵强附会的地方,
但是其中合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却是不能完全抹杀的。在现当代,随着河图洛书研究地不断深入,随着河图洛书的潜价值的陆续被发现,第三层次的转化在现当代,随着河图洛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河图洛书的潜价值的陆续被发现,河图洛书原来的代码还将有可能转化为新的系统、新的领域的代码的信息。河图洛书与原来的代码还将有可能转化为新的系统、新的领域的代码的信息,
这是第三个层次的转化。河图洛书在当代的科学价值也将在第三个层次的转化中逐渐表现出来。如何实现这第三个层次的转化,这是当代研究河图洛书问题的新任务。
这是第一个问题,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理念来重新认识河图洛书。第二个问题,20世纪以来对于河图洛书的新认识20世纪以来对于河图洛书的新认识。实际上,近几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中国古代的《易经》及河图洛书的科学价值,
一直不断地被认识、被发掘,并且不断地取得各种科学成果。河图洛书在自然科学界及人文科学界,都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和学者重视,并且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的兴趣。
早在17-18世纪,莱布尼茨 德国著名数学家发现中国古代的八卦排列是数学中的二进位制受到启发对二进位制进行研究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
他发现中国古代的八卦排列是数学中的二进位制,从此受到启发对二进位制进行研究,以至于后来二进位制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代计算机原理就是采用二进位制。这是《易经》的潜价值
被后人发掘利用的重要例证,这个事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由于传说八卦根源于河图,这也间接地说明了河图洛书本身也确实具有可以被开发利用的潜价值。20世纪,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后,不少知识分子把中国传统文化
和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研究与探讨了当代科学的各种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对《易经》的科学价值也进行了认真的发掘,涌现出来的代表性论著有沈仲涛《易卦与科学》丁超五《科学的易》薛学潜《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董光璧《易图的数学结构》 《易学科学史纲》 《易学与科技》沈仲涛的《易卦与科学》,
丁超五的《科学的易》,薛学潜的《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董光璧的《易图的数学结构》、《易学科学史纲》、《易学与科技》等。其中薛学潜的《易学与物质波量子力学》这一本专著,影响最大,
该书1937年出版,全书28章,主要内容是阐释“易方阵”和
由此而引出的各种现代自然科学理论。薛氏把《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方阵用现代物理学中的“狄拉克方阵算法”进行分析,称之“易方阵”,并且引入希鲁丁格方程式、
麦克斯韦方程式等进行综合比较,认为“易方阵”可以用来说明阳电子、阴电子、光波、电磁波、量子运动等物理现象。薛氏的研究虽然没有涉及到河图洛书问题,但他的观点却有力地说明,
《易》学同当代自然科学是有内在联系的,对它进行深入的研讨,可以解决当代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刘子华根据《周易》八卦和河图洛书的知识
预测一颗新行星的存在,这是发掘利用《易经》潜价值的又一生动例证。刘子华生于1899年,刘子华 四川成都人撰写《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 一颗新星的预测》一文,到爱因斯坦的认可,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四川成都人,1919年与陈毅、邓小平等一起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留学26年,曾师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
柏格森等世界级大师。1940年,刘子华撰写了一篇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星的预测》的论文,得到爱因斯坦的认可,并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由此刘子华名震巴黎,大受崇敬。到了20世纪80年代,
这篇论文进一步整理成书,书名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
于1989年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是应用《易经》中八卦原理研究现代天文学,预测在太阳系中存在着第十颗行星——木王星。书中指出:“八卦宇宙学原理与现代天文事实互相吻合,木王星应为完成太阳系的最后一颗主要星球。”——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八卦宇宙学原理
与现代天文事实互相吻合,木王星应为完成太阳系的最后一颗主要星球。”刘子华的博士论文原来是用法文写成的,后来被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赞为“一本最有价值的书”,又被译为英文出版。1999年9月,
就在刘子华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美、英科学家利用在太空飞行了27年的“先锋10号”宇宙探测发现器,宇宙探测器发现“一个新天体正在围绕太阳运行”,再次证实了刘子华的预言。美、英科学家公布的这个新天体的各种参数,
与当初刘子华推算的木王星的参数竟然惊人地相似。当然现在这个说法有变化。去年的媒体报道的材料就是冥王星已经被认定为不属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了,这是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天文学世界范围
召开天文学科学会议,认定了这一点。根据这样一个新的观点,那对这个木王星怎么认识,现在我也没看到新的资料。1989年《内蒙古社会科学》第6期发表了一篇署名韩永贤的《〈河图〉与〈洛书〉解疑》——韩永贤《〈河图〉与〈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