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专题练习题
训练题型1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下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2.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液仍饱和 C.t1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减小的物质是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是____。 (3)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是____。 (4)b、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
(5)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若变成饱和溶液,应____(填“升高”或“降低”)溶液的温度。 (6)在t4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7)P点表示的意义是 。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 ℃时,把4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____。 A.20% B.25% C.26.5% D.30% 训练题型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5.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B.t3 ℃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t2 ℃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1 ℃时,60 g水中溶解18 g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 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 ℃ 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