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7:52:55

有关这四种元素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X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B. Y的氢化物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所得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C. X、Y能分别与氧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 D. Z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ⅣA族 【答案】C

【解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化合价等信息可知X、Y是第二周期元素,分别是C和N,Z和W是第三周期元素,分别是S和Cl。A. X与W形成的化合

物是四氯化碳,其电子式可表示为

物氯化氢反应,所得产物是氯化铵,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 C、N能分别与氧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C正确;D. Cl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D错误,答案选C。

,A错误;B. Y的氢化物氨气能与W的氢化

15.用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

A. x﹥y

C. MFe2Ox是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B. 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详解】A.由题意可知SO2转化为S,S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SO2在反应中为氧化剂,则MFe2Ox为还原剂,反应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y-2)>(2x-2),即y>x,故A错误;

B.SO2在反应中转化为S,属于氧化剂,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由反应可知SO2转化为S,S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SO2在反应中为氧化剂,则MFe2Ox为还原剂,故C选项是正确的;

D.该反应是SO2和MFe2Ox反应,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MFe2Ox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是SO2发生了分解反应,故D选项是错误的; 所以答案C选项是正确的。

16.类推是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但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由Fe跟Cl2直接化合可得FeCl3,类推出Fe跟I2直接化合可得FeI3 B. 金属镁失火不能用CO2灭火,类推出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

C. 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类推出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D. 相同温度下CaCO3的溶解度比Ca(HCO3)2的溶解度小,类推出Na2CO3的溶解度也小于NaHCO3的溶解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中的I2的氧化性比Cl2弱,和Fe反应只能生成FeI2,因此A错误; B.金属镁能和CO2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金属镁失火不能用CO2灭火,金属钠燃烧生成Na2O2,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所以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CO2灭火,故B正确; C.中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Na2SO3氧化,所以SO2和Na2O2 反应将得到Na2SO4,故C错误;

D.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溶解度小,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7.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微粒数量的关系曲线。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 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

C. C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 D线表示Al(OH)3【答案】D 【解析】

物质的量的变化

【分析】假定向含有1mol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完全沉淀,消耗3molOH-,生成1mol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沉淀完全溶解消耗1molOH-,生成1molAlO2-,前后两部分消耗的OH-为3:1;

假定向含有4mol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OH-1molAl3+生成1molAlO2-,AlO2-完全反应消耗,然后发生反应Al3++3AlO2-+6H2O=4Al(OH)3↓,完全反应,消耗

114molAl3+,生成molAl(OH)3,前后两部分消耗的Al3+为1mol:mol=3:

3331,由图象可知,A、B表示微粒关系,C、D表示微粒物质的量关系均为1:1可知,该图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详解】A. 由上述分析可知,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减少,所以A线可以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A正确;

的B. 由上述分析可知,x可以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故B正确;

C. 由上述分析可知,随反应进行Al(OH)3物质的量先增大,C线可表示Al(OH)3后减小,故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C正确;

D. 由上述分析可知,Al(OH)3溶解时,AlO2?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D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D。

18.铁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保存FeCl2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抑制Fe2+水解 B. 25℃,pH=0的溶液中,Al3+、NH4+、N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 制备AlCl3、FeCl3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灼烧的方法

D. 铁粉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 Fe+NO3-+4H+→Fe3++2H2O+NO↑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FeCl2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可防止被氧化,故A错误;

B.pH=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H+、NO3-、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不能大量共

存,故B错误;

C.AlCl3、FeCl3溶于水能水解分别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和盐酸,因盐酸为挥发性酸,氯化氢挥发促进盐类水解,最后得到氧化铝、氧化铁,所以制备AlCl3、FeCl3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故C错误;

D.铁粉加入到足量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一氧化氮、水,其反应的离子方

-++

程式为: Fe+NO3+4H=Fe3+2H2O+NO↑,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D。

19.铜片和铁片(均少部分被氧化)一起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 ) A. 一定有Fe3+ C. 一定有Cu2+ 【答案】B 【解析】

【分析】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和盐酸反应、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铁和盐酸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铜与氯化铁的反应,以此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 【详解】表面有氧化物的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 由发生的反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生成铁离子、铜离子, 还原性Fe>Cu,先发生铁和盐酸反应,盐酸足量,可存在铁离子, 若盐酸少量,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 氧化性Fe3+>Cu2+>H+,

将表面都含有氧化物的铁片和铜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若反应后铁片有剩余,则一定不存在Fe3+、Cu2+、H+,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为Fe2+, 故选:B。

20.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 Fe3+(aq)+SCN-(aq)

Fe(SCN)2+(aq)。已

B. 一定有Fe2+ D. 一定没有Cu2+

知平衡时,c[Fe(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Cl3(aq)与KSCN(aq)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有关这四种元素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X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可表示为B. Y的氢化物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所得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C. X、Y能分别与氧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 D. Z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ⅣA族 【答案】C 【解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化合价等信息可知X、Y是第二周期元素,分别是C和N,Z和W是第三周期元素,分别是S和Cl。A. X与W形成的化合物是四氯化碳,其电子式可表示为物氯化氢反应,所得产物是氯化铵,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 C、N能分别与氧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C正确;D. Cl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D错误,答案选C。 的 ,A错误;B. Y的氢化物氨气能与W的氢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