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第29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必修3 第十二单元 第29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16:11:55

主题四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史料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信息解读]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主题五 宗教改革运动的作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摆脱了天主教会对各主权国家的

控制干涉,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基准考点二 启蒙运动

主题一 启蒙运动的概念、兴起的背景及重要特点

(1)概念

①一“用”——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旗帜); ②二“批判”——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象);

③三“追求”——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目标);

④四“消灭”——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任务)。 (2)兴起的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③现实阻碍: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

④推动力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⑤认识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主义)。 (3)重要特点 ①群众基础广泛;

②范围:西欧——欧洲——世界; ③对象:反对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④核心:理性主义;

⑤哲学基础: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创制了一套政治构想。 主题二 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其主要贡献

(1)孟德斯鸠探讨了政治自由的条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

(2)伏尔泰提出自由、平等,主张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他把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广泛唤起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追随者,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3)卢梭提出人民主权,主张民主共和制。他为法国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康德建立了理性批判哲学,主张以人为本,人非工具。他从哲学上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把西方哲学推向了高峰。

主题三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中人权与法制的观点

史料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在法律面前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教皇是‘两足禽兽’,基督教传教士是‘文明的恶棍’,??现存社会的一切灾难都来源于无知,而无知是教会造成的。”

——伏尔泰

[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伏尔泰反对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教会统治,倡导君主立宪制。

史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信息解读] 史料所体现的思想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一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主题四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1)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肯定人的现实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了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宗教改革:强调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用无神论完全否决了任何宗教与神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

会议员期间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歌德如此评价他:“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探究思考:卢梭的观点比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有何进步之处?

提示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开明君主制(都倾向于英国 的君主立宪制);卢梭彻底否定君主制,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人民应当推翻暴 政,建立民主共和国。

例1 (2012·山东高考)“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审题突破 本题以近代美国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比较能力。本题的题眼是“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即比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性。A项是两者的共性,两者都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前者反抗天主教会的权威、强调个人的信仰自由;后者反抗专制权威、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B、C、D三项只符合启蒙运动的特征。 答案 A

例2 (2011·江苏高考)“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

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C.孟德斯鸠

D.康德

A.卢梭 B.伏尔泰

审题突破 “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反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这是卢梭的主要主张。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强调理性和自由,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例3 (2011·天津高考)“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

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

C.卢梭

D.康德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审题突破 从材料信息看,该思想家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选D。A项孟德斯鸠提倡三权分立;B项伏尔泰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C项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 答案 D 命题感悟

启蒙运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多侧重考查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核心——理性主义的理解。复习备考时注意以下方面:通过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古今中外思想的比较等。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主题四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史料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信息解读]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主题五 宗教改革运动的作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摆脱了天主教会对各主权国家的控制干涉,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基准考点二 启蒙运动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