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考研心理学基础笔记:问题解决模拟试题
B: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酸钠 C: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D:脂酸钠>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 E: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6、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神经系统的支持组织
B:可以转运代谢物质,使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C:构成血-脑屏障,使血液中的物质有选择地进入脑组织
D:胶质细胞增生,可以填补神经元死亡所造成的缺损,井能代偿神经元的功能 E:在外周和中枢均形成髓鞘
7、下列对真核生物转录因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或间接结合RNA-pol的反式作用因子 B.相应于RNA-polⅡ的转录因子称为TFⅡ
C.具有辨认和结合TATA盒的转录因子为TFⅡD D.TFⅡ与原核生物。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 8、肾盂肾炎的病变有如下特点 A.病变主要存在于肾间质 B.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 C.以渗出性炎为主要病变 D.病变可呈局灶性分布
9、离子的易化扩散具有下述哪些特点
A.当电位梯度较大,且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时,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B.温度降低时,扩散速率减慢 C.不需要外加能量
D.使用的通道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 10、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主要作用是影响____ A:心肌收缩力 B:心率 C:血管阻力 D:血量
11、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____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 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 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
12、病人长期发热,下列哪项体征对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有特异性? A:进行性贫血 B:脾肿大 C:杵状指
D:主动脉瓣区出现新的杂音及杂音变化 E:皮肤黏膜瘀点
13、早期应用大剂量长疗程杀菌剂治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理由是 A: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血药浓度 B:消灭血中流动致病菌
C:消灭隐藏在脾脏内的致病菌 D:减少栓塞,降低血沉
E:消灭隐藏于赘生物内高密度的致病菌 14、下列哪些属于变异型的R-S细胞 A.陷窝细胞 B.泡沫细胞 C.爆米花细胞 D.镜影细胞
15、男性,46 岁,饮酒后出现发热,体温393 ℃,伴咳嗽、咳少量黄痰,自服“头抱菌素”3 天无效,1天前咳出大量脓痰,自觉有臭味,体温降至37 . 5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扩张 B:金葡菌肺炎 C:吸人性肺炎 D:肺脓肿
16、下列氨基酸中,无相应遗传密码的是 A:异亮氨酸 B:天冬酰胺 C:脯氨酸 D:羟赖氨酸
17、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____ 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18、流行性乙型脑炎镜下可见 A.淋巴细胞套
B.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C.噬神经细胞现象 D.胶质细胞结节
19、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哪项正确 A.血清蛋白电泳均可见单株峰球蛋白 B.IgG型最常见
C.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D.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从尿中排出产生 20、常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 A.Northern blotting B.Southern blotting C.Western blotting D.RT-PCR
21、治疗轻、中型克罗恩病(病变累及回肠和结肠)的首选药物是 A:柳氮磺吡啶 B:美沙拉嗪 C:布地奈德
D:硫唑嘌呤
22、炎症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包括 A.内皮细胞收缩 B.内皮细胞损伤
C.内皮细胞吞饮增加 D.基底膜受损
23、患者,男,45岁。4小时前感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l小时以来右侧腹痛,有便意但未能排便,疑似急性阑尾炎。下列体征中,对确诊最有价值的是 A:体温37.8℃
B:McBurney点压痛 C:腰大肌征阳性 D:Rovsing征阳性
24、关于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____ A:除嗅觉外,均经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 B: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 C:产生具体感觉
D:除特殊感觉器官外,一般经三级神经元接替 25、关于基本电节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自发地周期性除极形成
B: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细胞 C:它的产生不依赖于神经的存在 D:它的节律不受神经和激素的影响 E:它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