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灞婁竴杞涔? 鏂囪█鏂囬槄璇? 璁粌(鍏ㄥ浗)13 - 鐧惧害鏂囧簱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梅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少好学,有辞辨。进士及第,为利丰监判官。后以秘书省..著作佐郎、御史台推勘官,预考进士于崇政殿,真宗过殿庐,奇其占对详敏,召试中书,除.集贤院。
李继迁攻灵州急,吴淑上书请遣使谕秦、陇以西诸戎,使攻继迁。询亦请以朔方授潘罗支,使自攻取。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时契丹数侵河北,询请遣大臣临边督战,募游手击贼。又论曹玮、马知节才可用,傅潜、杨琼败当诛,田绍斌、王荣等可责其效以赎过,凡数十事,其言甚壮。
帝欲命知制诰,李沆力言其险薄望轻,不可用。后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知苏州,就徙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坐议天书,出知濠州。为湖北转运使,擅假驿马与邵晔.子省亲疾,而马死,夺官一级,降通判襄州,知鄂州,徙苏州,为陕西转运使。坐荐举朱能,贬怀州团练副使。又以善寇准,徙池州。复直集贤院,改直昭文馆、知荆南,擢龙图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历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判流内铨,为翰林侍读学士、群牧使。累迁给事中、知审官院。
仁宗御迩英阁,读《正说养民篇》,览历代户口登耗之数,顾谓侍臣曰“今天下民籍几何?”询对曰:“先帝所作,盖述前代帝王恭俭有节,则户口充羡;赋敛无艺,则版图衰减。炳然在目,作鉴后王。自五代之季,生齿凋耗,太宗、真宗休养百姓,天下户口之数,盖倍于前矣。”因诏三司及编修院检阅以闻。病足,出知许州卒,故事侍读学士无出外者。天禧..中,张知白罢参知政事,领此职,始出知大名府,非历二府而出者,自询始。
询性卞急好进,而侈于奉养,至老不衰。在濠州,梦人告曰:“吕丞相至矣。”既而吕夷简通判州事,故待之甚厚。其后,援询于废斥中,以至贵显,夷简力也。
(选自《宋史·梅询传》有删改)
8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B. 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C. 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D. 帝问谁可使罗支/询请行/未至/灵州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询自以为遇主/知屡上书陈论西北事
8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古代会试考试合格者。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 古代任命官职可叫“除”,给官员升职可叫“擢”,给官员降职可叫“贬”,此外如“察”“举”“辟”等词都与官员升迁有关。
C.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而年号则是帝王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本文中的天禧,其它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等等。
D. 古代与帝王相关的事物都有专称,帝王的食物可叫“御膳”,帝王的诏书可称“御旨”,帝王亲自到某处可谓“御临”。
8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询聪慧,善于辞令,在崇政殿参加进士考,他出众的表现,引起了皇上的关注,受到了皇上的好评。
B. 梅询可称得上忠臣,边事危急,梅询上书献策,使“蛮夷攻蛮夷”; 在用人上,梅询积极进言,主张唯才是用等。
C. 梅询在官任上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既有自身原因——“险薄望轻”,也有外在因素——李沆的力阻、寇准的善变。
D. 梅询性格急躁,一生都讲究生活的奢华;梅询同吕夷简关系很好,能得到要职,得益于危难中吕夷简的救助。
8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夺官一级,降通判襄州。知鄂州,徙苏州,为陕西转运使。
(2)自五代之季,生齿凋耗,太宗、真宗休养百姓,天下户口之数,盖倍于前矣。 【答案】 85.C 86.A 87.C
88.梅询因此被降了一级官职,降为襄州通判,做鄂州的知州,后又调到苏州,做陕西转运使。
(2)从五代末期以来,人口凋零衰减,而后是太宗皇帝、真宗皇帝,他们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天下的百姓户口数目,大概比以前多了一倍。
【解析】
8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A项,表述错误,“进士”是殿试合格者。
87.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 “寇准的善变”错。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88.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夺”:降;“知”:做---知州“徙”:调动;(2) “季”:末期;“生齿”:人口;“盖”:大概。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
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梅询,字昌言,宣州宣城人。少时很好学,善于言辞辩论。进士及第后,做了利丰监判官。后来凭借秘书省著作佐郎、御史台推勘官的身份,在崇政殿参加进士预考,真宗皇帝路过殿旁的庐幕时,感觉他缜密敏捷的应答很奇特,就把他召到中书省测试,授予集贤院的官职。
李继迁迅猛地攻打灵州,吴淑上书皇帝请求派遣使臣晓谕秦、陇以西的各少数民族,让他们攻打李继迁。梅询也上书请求把朔方郡授给潘罗支,(引起他们的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相互攻打。皇帝问谁可以出使潘罗支,梅询请求前往,还未到达,灵州就被攻陷了。回京后,梅询做了三司户部判官。梅询以为自己遇到了明主的知遇,屡次上书陈述西北边防事务。当时,契丹多次侵占黄河以北地区,梅询请求派遣大臣前往边地督战,招募游民攻打敌人。又上书说曹玮、马知节有才能可重用,傅潜、杨琼战败应当诛杀,对田绍斌、王荣等人可以责成他们取得成效来赎罪,共上书了数十件事,言辞都很豪壮激昂。
皇帝想任命他为知制诰,李沆极力地(反对)说他轻薄无行,名望轻微,不能够任用。后来,梅询因裁断田产的案子不合乎事实,被降为杭州通判。又因妄加议论圣旨,出任濠州知州。做湖北转运使时,梅询擅自借驿站的马给邵晔的儿子回家探视父母的疾病,但马死了,梅询因此被降了一级官职,降为襄州通判,做陕西转运使。因举荐朱能,被贬为怀州团练副使。又因与寇准关系好迁任池州。历任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群牧使。多次升迁后做了给事中、知审官院。
仁宗皇帝来到迩英阁,阅读《正说养民篇》,看了历代户口增减的数目,回头对身边的侍臣说:“现在全国有多少户籍?”梅询回答说:“这是先帝撰写的,历述前代帝王如果恭谨俭约有节制,那么户口就充足有余;如果田赋税收没有限度,那么户籍就会衰减。现在仍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作为后世帝王的借鉴。从五代末期以来,人口凋零衰减,而后是太宗皇帝、真宗皇帝,他们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天下的百姓户口数目,大概比以前多了一倍。”于是皇帝诏令三司及编修院检阅把情况奏明使自己得知。梅询患了脚病,出任许州知州,病死在任上。按照旧例,侍读学士没有出京任职的。真宗天禧年间,张知白被罢免参知政事后,领任侍读学士这一职务,开了侍读学士出任大名府知州的先河。但是没有历任二府的职务而出京任职是从梅询开始的。
梅询性格急躁,喜欢进言,并且在生活待遇方面很奢侈,到老年时也没有改变。在濠州时,梅询梦到有人告诉他说:“吕夷简丞相要来了。”不久吕夷简真的前来巡查州中的事务,所以梅询对他很敬重。后来,梅询在被废黜贬斥时受过他的帮助,梅询能做到显贵的职务,是吕夷简的功劳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