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届新高考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中国地理第41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检测

2021届新高考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中国地理第41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检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1:04:46

素”,地质构造要结合“相对凹陷区、相对凸起区”的位置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炎热干燥、冰川消退、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等。(3)在干旱区,水资源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河道变迁影响活动空间。(4)若同意,可从保护湿地和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若不同意,可从水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上升角度分析。

答案:(1)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由北向南退缩。

(2)由于气候变化,该区域炎热干燥加剧;南部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断后退(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河道由北向南退缩;由于地壳运动,且末河中下游地区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向东改道并沿断裂带发育成新的河道。

(3)河道变迁使古绿洲萎缩;在新河道两侧形成新的绿洲,从而导致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空间迁移。

(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水资源,恢复古河道生气;形成新的绿洲,扩大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

或不同意。古河道河床抬升,河水无法自流,人工抽水会增加成本;消耗有限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更加紧张(或破坏新绿洲的生态环境)。

13.(2020·巢湖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底高出东侧平原4~8米,所以又称为“悬湖”。历史上,该地区多次洪水泛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下图示意洪泽湖水系。

(1)分析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

(2)分别说明兴建洪泽湖入海入江水道和灌溉总渠的作用。 (3)指出洪泽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

(4)有人建议在洪泽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解析:(1)可从洪涝灾害多发、灾害损失重角度分析。(2)入海入江水道利于洪水下泄,兴建灌溉总渠目的在于引水灌溉。(3)注意图中有淮河,而淮河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4)注意观点要与理由一致。若赞同,可从有利条件与带来的好处(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分析;若不赞同,可从带来的生态问题角度分析。

答案:(1)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地势低洼,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为悬湖,易决堤;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泛滥,造成的损失大;等等。

(2)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

(3)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等。

(4)同意。理由:水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

或不同意。理由: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差;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使物种减少等。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素”,地质构造要结合“相对凹陷区、相对凸起区”的位置分析;气候变化导致炎热干燥、冰川消退、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等。(3)在干旱区,水资源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河道变迁影响活动空间。(4)若同意,可从保护湿地和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若不同意,可从水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上升角度分析。 答案:(1)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由北向南退缩。 (2)由于气候变化,该区域炎热干燥加剧;南部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断后退(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河道由北向南退缩;由于地壳运动,且末河中下游地区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向东改道并沿断裂带发育成新的河道。 (3)河道变迁使古绿洲萎缩;在新河道两侧形成新的绿洲,从而导致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空间迁移。 (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水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