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那里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信的大意是________我读了您写的________堆叠素数论________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________可是经过反复核算________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________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________希望您能更正________
(2)文中“明星”指的是________,“微尘”指的是________。
(3)陈景润给华罗庚写信的时候,华罗庚是一位________,陈景润是一位________。 (4)陈景润在信中写了三层意思,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本文赞扬了华罗庚的哪些品质?
【答案】 (1):;《;》,;。;,;,;,;。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 (2)华罗庚、计算错误 (3)著名的数学家、普通中学青年教师 (4)《堆垒素数论》这本书写得很好;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希望能
更正
(5)谦虚、真诚、实事求是。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2.阅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翕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来,给我数数。”“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1)联系上下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②“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
(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点评】(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短文,快乐做练习。
山乡的路
我一直生活在县城,乡村是个什么样,很少了解,记忆中仿佛只去过一次九里乡。九里乡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有趣。就连那朴实的庄稼人踏出的路,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进山,我们便淹没在幽幽的绿林中了,辨不出东南西北,只有那脚下弯弯的、干净得发白的小路带着你我往前走。它像一条窄窄的带子飘绕在山中,两侧碧绿的野草似乎很懂规矩地让开了一条缝,让白带子正好落在缝上。山路很平,我想倘若打着赤脚在上面走的话,一定比在水磨石地板上走还要舒服一百倍。
走在平坦的山路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可以望望松树上的松塔,可以听听清脆的鸟语,可以摘朵美丽的野花,也可以敞开嗓子唱你想唱的歌。你只管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送给大地独生子的礼物好了。
走在山腰,迎面还会吹过一阵阵凉爽的山风。风里夹杂着各种气息,土的芬芳,绿叶的哗响,小草的歌唱。如果你有点累了,或者想静静地体味这山的情趣,那么你可以靠着树干,在风中美美地打上一个盹,这时,你更能体会到山那无形的魅力。‖
山路,是农人的脚踏出来的,勤劳的农人用它串连着生活。从冒着炊烟的小屋到无垠的稻田,从山前的堰塘到屋后的竹林,从欢笑的打谷场到去城里的大路,没有一处没有小
路。哪里有生活的脚步,哪里就有小路,哪里就有沉甸甸的收获。‖ (1)摘抄文中的句子。 ①比喻句 ②拟人句
(2)写出第2自然段的段意。
(3)读末段画线的一句话,写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比喻句:它像一条窄窄的带子飘绕在山中。
拟人句:风里夹杂着各种气息,土的芬芳,绿叶的哗响,小草的歌唱。 (2)写“我”走在山乡小路上的感受。
(3)人们用辛勤的双脚踏出了一条乡村小路,这是一条迈向致富的道路,它使人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解析】【分析】(1)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2)(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故答案为:(1)比喻句:它像一条窄窄的带子飘绕在山中。拟人句:风里夹杂着各种气息,土的芬芳,绿叶的哗响,小草的歌唱。(2)写“我”走在山乡小路上的感受。 (3)人们用辛勤的双脚踏出了一条乡村小路,这是一条迈向致富的道路,它使人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雪夜中的一盏灯
我家对面有一座山,山腰上有一所学校,童年,我就在这里上学。
隔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和绿油油的稻田,我的窗户正好对着学校里张老师的窗户,我常常喜欢向那里眺望。每晚,那个窗口都闪烁着灯光。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冷__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__我早早就钻进了铺得软软的被窝__一觉醒来__我又习惯地向对面山腰望去__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__张老师的窗口像往常一样闪烁着灯光__在这沉沉的雪夜__这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耀眼,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楼阁,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