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五)(含解析)
32.(10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NaNH2/△
已知:Ⅰ.RCHBr—CH2Br―― →RC≡CH; Ⅱ.
Ⅲ.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C+D→E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B的结构简式为
C.C的分子中最多有8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醛基
(3)写出H+I→M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相关信息,以甲醇和一氯环己烷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己二酸二甲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G与氧气反应生成Q(C9H8O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Q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H核磁共振谱有6 组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①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考前仿真模拟卷(五)
- 9 -
1
1.C 2.C 3.A 4.B 5.D 6.B 7.B 8.C
9.B [解析] CuO被H2还原为Cu,固体质量减轻,A项错误;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变为Na2CO3,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铝热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C项错误;1 mol Zn置换出1 mol Cu,固体质量减轻,D项错误。
10.D [解析] 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能演示NO的喷泉实验,B项错误;电解法制备Fe(OH)2时,Fe应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C项错误;题图4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证明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D项正确。
11.D [解析] A项,S2和S8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项,CH4和C3H8通式相同均为CnH2n+2,属于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 C项,Cl和Cl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氯原子,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项,
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2-甲
35
37
基丁烷,故D错误。
12.A [解析] 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 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NO)=
0.1 mol-1-1
=0.1 mol·L·min。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
2 L×0.5 min
5-1-1
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NO)=0.1 mol·L·min,故A正确,C错误;v(O2)=v(NO)
4=0.125 mol·L·min,故B错误;v[H2O(g)]=1.5v(NO)=1.5×0.1 mol·L·min=0.15 mol·L·min,故D错误。
13.A [解析] A.锌粒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H2↑,故A正确;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沉淀、气体、弱电解质都要写化学式,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CO2↑+H2O,故B错误;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
+
2+
+
2+
-1
-1-1
-1
-1
-1
H
+
+Cl+HClO,故C错误;D.稀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H3COOH===CH3COO+H2O,故D错误。
14.D 15.B 16.B
17.C [解析] A.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由负极传递到正极,即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A项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锌失电子,被氧化,B项错误;C.在该装置中,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C项正确;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项错误。
18.C [解析] A.c(Cl)相同,说明两种盐的浓度相同,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而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因此二者的pH不相等,A错误;
+
-
-
-
- 10 -
B.HCl是一元强酸,完全电离,而CH3COOH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当两种酸的浓度相等时,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HCl>CH3COOH,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故HCl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强,B错误;
C.HCl是一元强酸,溶液中c(Cl)=c(H)-c(OH),CH3COOH是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但溶液中c(CH3COO)=c(H)-c(OH),两溶液中c(CH3COO)=c(Cl),常温下两溶液中c(H)相等,所以两溶液的pH也就相等,C正确;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D错误。
19.C [解析] A.由O2的气态分子变为气态原子,需要断裂分子中的化学键,因此要吸收能量,ΔH3>0,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图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ΔH6,B错误;
C.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图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ΔH6,ΔH1>0,ΔH2>0,Δ
-
+
-
+
-
-
-
-
+
-
H3>0,ΔH4>0,所以ΔH6>ΔH5,C正确;
D.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ΔH1+ΔH2+ΔH3+ΔH4+ΔH5=ΔH6,所以ΔH1+ΔH2+ΔH3+ΔH4
+ΔH5-ΔH6=0,D错误。
20.C
21.B [解析] A.根据实验1和2、实验3和4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相同温度下,催化剂b对CO2转化成CH3OH的数据较高,则催化剂b对CO2转化成CH3OH有较高的选择性,故A正确;
B.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①逆向移动,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相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压强,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不变,故C正确;
D.从表中的数据分析,在催化剂b的作用下,甲醇的选择性更大,说明催化剂b对反应①催化效果更好,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说明使用催化剂b的反应过程中活化能更低,故D正确。
22.C
23.C [解析] A.氨水中OH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pH=11的氨水中,c(H)=10
+
-11
-
+
mol/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c(H)=10
-+-11
mol/L,故A正确;
B.因醋酸是弱酸,则pH=3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pH=11的NaOH溶液的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则c(H)>c(OH),故B正确;C.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HCO3)+2c(CO3),物料守恒:c(Na)=c(HCO3)+c(CO3)
- 11 -
+
+
-
-
2-
+
-
2-
+
-
+c(H2CO3),二者结合可得:c(H)=c(OH)+c(CO3)-c(H2CO3),故C错误;D.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c(Cl)>c(NH4)、c(H)>c(OH),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
+-
c(NH+4)>c(H)>c(OH),故D正确。
-
+
+
-
-
+-2-
24.C
25.C [解析] A.因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应先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乙醇,防止乙醇干扰实验现象,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故A错误;
B.要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可说明溶液X中含有CO3或HCO3,故C正确;
D.HgCl2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 26.(1)C2H5OH 醛基
(2)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27.[解析] (1)矿物A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固体甲和水,m(H2O)=37.8 g-36.0 g=1.8 g,n(H2O)=0.1 mol,说明A中含有H、O元素;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加入过12.0 g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加热分解生成固体丙,所以丙是MgO,n(MgO)==40 g/mol24.0 g
0.3 mol;乙不溶于稀硫酸,可制光导纤维,故乙是SiO2,n(SiO2)==0.4 mol,因
60 g/mol此A中n(O)=1.2 mol,故A中n(Mg)∶n(Si)∶n(H)∶n(O)=3∶4∶2∶12,所以A的化学式为Mg3Si4H2O12即3MgO·4SiO2·H2O。(2)固体甲是矿物A高温脱水后的产物,故甲为Mg3Si4O11,可写成3MgO·4SiO2,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为MgO与稀硫酸的反应,据此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Si、Mg Mg3Si4H2O12(或3MgO·4SiO2·H2O)
(2)3MgO·4SiO2+6H===3Mg+4SiO2+3H2O(或Mg3Si4O11+6H===3Mg+4SiO2+3H2O) 28.(1)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2)样品质量、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3)CaO2未完全分解,CaO2具有强氧化性(或漂白性)可使酚酞试液褪色
29.[解析] (1)混合物加热,质量减少33.6 g÷2-13.7 g=3.1 g,设混合物每一份中NaHCO3的质量为m,则:
△
2NaHCO3=====Na2CO3+H2O+CO2↑ 固体质量减少 168 62
+
2+
+
2+
2-
-
m 3.1 g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