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一建市政案例考点第四章给排水
1》、分 3 次向池内注水,每次为设计水深的 1/3;大、中型水池,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无明显渗漏时,再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 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米每天,相邻两次注水间隔时间不小于24h,每次注水宜测读 24h 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注水天数公式=n/2+2 天) 3、水位观查→
1》、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精度 1/10mm;
2》、注水至设计水深 24h 后,开始测读“初读数”; “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24h; 3》、测定时间必须连续,达标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如果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时间。
3、 渗水量合格标准→按池壁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不含内隔墙)
1》、钢筋混凝土不超过 2 升每平方每天(2L/㎡·d) 2》、砌体结构不超过 3 升每平方每天(3L/㎡·d)
四、 掌握沉井施工技术
沉井的组成部分包括井筒、刃脚、隔墙、梁、底板。刃脚踏面15至300mm,夹角50至60°,隔墙标高500至1000 mm,企口凹槽深100至200 mm。 1、 沉井准备→
1》、沉井基坑准备:施工方案、平面布置、设定控制桩和深度坡度,布置监控点,降水。
2》 地基与垫层: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刃脚的砂垫层上满铺垫木或素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便于沉井下沉前的凿除;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与刃脚底面中心应与刃脚底面中心线重合,定位垫木使沉井有对称的着力点; 3》、预制:混凝土对称、均匀、水平连续分层浇筑,防止沉井偏斜;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拆模浇筑后节,施工缝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对拉螺栓设置防渗止水片。接高轴线一致,做好沉降位移监测,必要时对刃脚地基承载力验算。
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 1m; 2、 下沉施工→
1》、排水下沉:降水、保护既有结构物,保证坑底稳定;连续排水;挖土分层、均匀、对称进行;相邻格仓高差不超过 0.5m;严禁超挖;
用抓斗取土时,井内严禁站人,严禁在底梁以下任意穿越; 2》、不排水下沉:井内水位符合施工设计控制水位;根据内外水位、井底开挖几何尺寸、下沉量和速率、地表沉降等进行分析调整水位差。废土、泥浆专门处置,不得随意排放; 3》、下沉控制:平稳、均衡、缓慢,随挖随纠,动中纠偏; 下沉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四周不得堆放东西,车辆减少震动;
监控测量→标高和轴线位移每班测一次;终沉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封底前自沉速率小于 10mm/8h;大型沉井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观测 4》、辅助下沉:外壁阶梯形减少摩擦力;专人灌黄砂(高差不超过 0.5m);触变泥浆套,到位需泥浆置换;空气幕助沉(开气自上而下,停气缓慢减压,压气挖土交替进行);爆破法开挖下沉;(补充压重、射水) 5》、干封底:地下水位于坑低以下 0.5m;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清底,全断面封底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分格封底时应对称逐格浇筑;泄水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抗浮要求时封填,停止降水;
6》、水下封底:从低处开始,向周围扩大;井内有隔墙、低梁或混凝土供应量受到限制时,分格对称浇筑;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 1m,浇筑面上升速度不小于0.25m每小时;最终标高略高.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并满足抗浮要求时,将井内水抽除;并凿除表面松散混凝土,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
五、 熟悉水池施工中的抗浮措施
降水连续不间断,排水送至抽水影响半径以外的河道或排水管道。 当构筑物无抗浮设计时,雨汛期施工常用抗浮措施:
1》 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2》 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和抽水设备 3》 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措施并确保其可靠性。
4》 构筑物浮起时,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降防排电引)
420120 城市给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一、 掌握给水排水混凝土构筑物防渗漏措施
1、 设计措施→
1》、合理增配构造筋,提高结构抗裂性能,全断面配筋率不小于 0.3%;小直径小间距 2》、避免结构应力集中; 3》、设置变形缝或结构单元; 2、 施工措施→
1》、一般规定: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冬雨期施工保护措施,沉降观测及保护措施. 2》、混凝土材料配比:
材料进场验收和资料;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砂石级配含泥量, 普通水泥, 外加剂掺和料,降低水化热. 配比减少水泥用量,水用量,降低水灰比, 使用外加剂降低水化热峰值. 配比试验确认. 热期及时调整配合比,控制坍落度,. 抗渗混凝土避开冬期和热期施工,减少温度裂缝产生; 3》、模板、支架的安装, 保证稳固性,防止沉陷性裂缝产生;变形缝的止水带安装符合要求;
4》、浇筑振捣: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 25℃;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动工作;合理设置后浇带(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
5》、养护:延长拆模时间,采取外保温措施;地下部分结构拆模后及时回填土,控制早期、中期开裂;冬期控制入模温度和拆模内外温差.
3 材料(3 证、普硅;外加剂;降低水灰比)2 入模(温度、坍落度)1 后浇(数量适当、位置合理)1 养护(保温、防温差、及时回填)
二、 熟悉城市给水工程滤池与滤板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1)依据有关验收规范的规定和设备供应商对土建工程的要求进行交接验收。 (2)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参与下,由土建施工测量人员和安装测量人员对构筑物、建筑物的各安装控制量测项目进行复测,其位置、高程要满足要求,并形成详细检查记录。 (3)工艺设备安装人员与土建施工人员配合核测预埋件、预留洞位置并形成记录,对不符合安装条件的部分,应及时制订补救方案。 (1)设备安装前30天,应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备供应商提交施工计划,包括:安装准备,具体每个设备的安装方案、人员安排、施工设施安排等,技术、质量和安全的施工方法。 滤池组成:板清料浑(滤板、清水区、滤料层、浑水区);滤板(支承梁、滤梁、滤板、滤头)滤料(石英砂或无烟煤或碳颗粒)
安装质量:1 对滤头、滤板、滤梁逐一检验、核对及清理。+梁(位置、精度)+板(不错台、缝封闭)+滤头(紧固、通气试验)+料(厚度平整度、反冲试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