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5-氟尿嘧啶建议采用持续灌注的给药方法,但近年来此方案已经较少应用。
2.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资料,其它新药的选择主要有紫杉类药物和伊立替康、吉西他滨等,多与顺铂联合应用。其它传统药物与顺铂联合方案疗效没有优于顺铂联合5-FU方案,不良反应也较之严重。
3.食管癌的二线治疗目前没有推荐方案,建议患者进入临床研究。 4.目前靶向药物在食管癌的治疗中还没有循证医学依据。 (二)贲门癌
胃贲门的概念定义为胃邻近食管的区域,胃贲门起始于胃食管交界, 远端很难明确界定。在有些文献中,近端胃癌包含胃近端1/3胃腺癌以及食管胃交界腺癌,国内文献中大多习惯统称之为贲门癌。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虽与胃体癌、胃窦癌略有差异,但抗肿瘤药物应用原则与胃癌一致。
(三)胃癌
胃癌根据其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受累范围及是否伴有远处转移,可分为局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性胃癌,前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者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应用于胃癌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及姑息化疗。
目前国内用于治疗胃癌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类药物、铂类、紫杉烷类药物、蒽环类药物及伊立替康等。近年来出现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在HER-2表达阳性的患者中联合化学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生存。
【药物治疗原则】
1.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患者体力状况能够耐受药物治疗。
2.多采用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联合化疗时可以考虑单药治疗。
3.化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疗效,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时防治。
4.应用曲妥珠单抗前必须测定HER-2表达情况,免疫组化2+/3+或FISH(+)患者方可考虑使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姑息化疗:术后复发、转移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胃癌患者,其目的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总生存期。
2.辅助化疗: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包括II、III期患者,以及部分实现R0切除术的IV期患者,目的是降低复发率,改善远期生存。
3.新辅助化疗:对可以切除,或可能切除的胃癌患者(主要指T3/4和/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在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以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延长生存期。
4.放化疗联合:适用于未施行D2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或者未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前者主要目的为降低局部复发率,后者主要目的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临床应用】
1.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姑息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吉奥胶囊、优氟定、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顺铂、奥沙利铂、表阿霉素、伊利替康、曲妥珠单抗,传统化疗药物如羟基喜树碱、VP-16、丝裂霉素等近来已少用于胃癌。
给药方法:推荐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或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方案,对于HER-2表达阳性患者可考虑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氟尿嘧啶类药物/顺铂)。
2.II、III期胃癌患者,以及部分实现R0切除术的IV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 可选择药物: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顺铂、替吉奥胶囊。
194
给药方法:对于术前该方案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推荐ECF(表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或其衍生方案(以奥沙利铂替代顺铂和/或以卡培他滨替代5-氟尿嘧啶);术前未施行新辅助化疗者,可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替吉奥胶囊单药。
3.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可选择药物: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顺铂。 给药方法:推荐ECF或其衍生方案。 4.放化疗联合: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给药方法:推荐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单药与放疗同步进行。 (四)结直肠癌
目前国内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和靶向药物。十二指肠癌与小肠癌较少见,目前尚无标准或推荐的治疗药物, 治疗选择可以参考结直肠癌。I期结直肠癌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部分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围手术期的化疗,IV期结直肠癌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
【药物治疗原则】
1.患者是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一般状况能够耐受药物治疗。
2.多采用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特殊情况可以考虑单药,化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疗效,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时防治。
3.应用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西妥昔单抗)前必须测定KRAS基因状态,野生型患者才考虑使用。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姑息化疗:术后复发、转移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目标为延长总生存期。
2.辅助化疗:完整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包括有不良预后因素的II、III期患者,以及转移灶完整切除术(R0切除术)后的患者,降低复发率。
3.新辅助化疗:可以切除或可能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以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治疗目标为延长生存期。
4.新辅助放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以提高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药物临床应用】
1.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姑息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优氟定、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 给药方法:推荐含有一种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以联合靶向治疗药物。在使用5-氟尿嘧啶时,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使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案。
姑息化疗中,应该化疗到疾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时才停止。
2.III期与高危II期结肠癌(术前有肠梗阻、穿孔,淋巴结清扫不足12个,脉管癌栓等)、III期与部分II期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给药方法: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与奥沙利铂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或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方案。在使用5-氟尿嘧啶时,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使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案。
在辅助治疗中,一般需要半年时间,完成8-12个周期或患者不能耐受。 3.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化疗: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利替康、西妥昔单抗。
给药方法:推荐含有一种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以联合靶向治疗药物。在使用5-氟尿嘧啶时,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使用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案。
195
4.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给药方法:推荐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单药与放疗同步进行。 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治疗原则:
I期结直肠癌: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不需要围手术期放化疗。
II期结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II期结直肠癌需要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术后辅助化疗。
III期结直肠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需要选择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均需要辅助化疗。
IV期结直肠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在全身化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可结合局部治疗。对于合并潜在可能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行制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五)胆管癌 、胆囊癌
胆管癌 、胆囊癌5年生存率低,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效果很差,目前尚无标准或推荐的治疗药物。
【药物治疗原则】
1.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胆管癌、胆囊癌患者,一般状况能够耐受药物治疗。 2.多采用以氟尿嘧啶、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方案,也可以考虑单药。 3.也可使用最佳支持治疗。
4.因目前尚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和方案,故鼓励患者参加临床研究。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姑息化疗:术后复发、转移或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胆管癌、胆囊癌患者,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化疗期间应2-3周期评价一次疗效,疾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则停止。
2.辅助化疗: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辅助化疗。原则上对于根治性手术患者、病理分期除T1N0以外的胆管癌、胆囊癌可考虑试行术后辅助化疗,但应在患者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开始化疗(伤口愈合,肝肾功能、血液指标、体能状况等符合化疗条件,无明显基础疾病)。应该完成多少个周期,目前尚无定论。
3.新辅助化疗:没有确切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新辅助化疗的作用。 【药物临床应用】
1.胆管癌、胆囊癌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2.无论姑息化疗还是辅助化疗目前均无标准或推荐的治疗方案。 3.可选择5-氟尿嘧啶类的药物加放疗。
4.姑息化疗可选择药物: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优氟定、卡培他滨、替吉奥、顺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5.给药方法:推荐以5-氟尿嘧啶类、吉西他滨药物为基础组成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或单药化疗。
(六)胰腺癌
胰腺癌依据病理结果可以分为外分泌肿瘤-腺癌及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癌等。目前用于胰腺腺癌治疗的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和靶向药物。
【药物治疗原则】
1.患者是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胰腺腺癌,患者一般状况能够耐受药物治疗,无禁忌症。
2.多采用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方案,或替吉奥胶囊单药方案,化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疗效,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时防治。
196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姑息化疗:术后复发、转移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以延长总生存期。
2.辅助化疗:完整切除术后的胰腺癌患者,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3.辅助放化疗: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术后患者(T2-4、N1),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4.新辅助化疗:可以切除或可能切除的胰腺患者,在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以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延长生存期。
5.新辅助放化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药物临床应用】
1.复发或转移性胰腺癌的姑息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可选择药物: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顺铂、奥沙利铂、厄洛替尼。 给药方法:推荐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顺铂或奥沙利铂,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卡培他滨联合厄洛替尼,替吉奥胶囊单药等。
2.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或联合放疗: 可选择药物: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
给药方法:推荐吉西他滨单药或5-氟尿嘧啶单药辅助化疗。若联合放疗,推荐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或吉西他滨单药与放疗同步进行。
3.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或联合放疗:
可选择药物: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顺铂、奥沙利铂。
给药方法:推荐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顺铂或奥沙利铂。若联合局部放疗,推荐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或吉西他滨单药与放疗同步进行。
(七)肝癌
肝癌的治疗目标包括:治愈;局部控制肿瘤,为移植做准备;局部控制肿瘤,开展姑息治疗。此外,提高生活质量也是重要的治疗目标之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切除术、肝移植和姑息治疗手术)、非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动脉化学栓塞、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参加临床研究)。肝癌常规化疗疗效欠佳且欠缺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已经列为不能手术和晚期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
【药物治疗原则】
1.患者是经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一般状况能够耐受药物治疗。
2.必须在充分考虑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再考虑药物治疗,目的为控制症状,延长生存。 3.除索拉非尼以外的药物应用,应尽量以临床研究或临床试验为主要形式。
4.常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以及蒽环类药物的使用为经验性用药,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适用范围和治疗目标】
1.不能手术或晚期肝细胞癌患者,ECOG评分0~2、Child-Pugh肝功能评分A级,推荐使用索拉非尼,应用目的为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
2.不能手术或晚期肝细胞癌患者,ECOG评分>2或者Child-Pugh肝功能评分B、C级,可以考虑试用索拉非尼,应用目的为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
3.可以介入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可以考虑试行联合使用索拉非尼,应用目的为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
19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