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1)
当我死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3.通过熟读背诵,把握三首诗歌的韵律、节奏,理解诗的内涵。 4.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思乡、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诗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 ”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48年余光中 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头lú( ) 埋zàng( ) 瞭望( ) 未餍( ) ..饕餮( ) 鹧鸪( ) ....3. 解释下列词语。
未餍: 饕餮:: 4. 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归纳主题:
诗人通过倾诉自己死后要葬在( )的强烈愿望 ,表达了( )之情。
二、合作探究
1.你感受到全诗传达给你的什么情感? 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借助了哪些意象?)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富有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乡愁》每节抒写了一件事,请用四个字来概括每件事。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四、巩固练习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 )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代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shù(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摘自胡适《我的母亲》)
管束_______ 宽shù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
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在“亚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3. 根据要求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一部文学名著。(不超过100字)
要求: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部介绍,内容包括作者、作品主人公及其性格特征。
五、作业布置
A (必做):1.完成字词练习并抄写生词、解词(各两遍)。 2.熟背并默写全诗。
3. 完成《同步练习》本课作业。
B (选做):仿照《乡愁》,创作一篇小诗歌。
教后反思/学习心得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诗歌情感。 2.揣摩关键词句,了解黄河的形象特点。
学习重点
黄河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重要词句的品味。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 了解作者、作品。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diān( ) 澎湃( ) 狂lán ( ) 九曲( )连环 体p?( ) ...筑( )成 屏zhàng( ) 哺( )育 滋( )长 劈( )成 ....3.朗读诗歌,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理解内容及结构.
第一节:朗诵词。以呼告的手法,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 ”主题。
黄黄河近镜头特写:
河俯瞰全景式总写: 颂 “ ” 纵向描写黄河流向: 第二节:歌词 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
历史 “颂”黄河 颂 地理
哺育 发出学习誓言
二、合作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品读诗歌,揣摩关键词句的作用。
①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②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屏障”?
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④你认为诗中用得精妙的词句还有哪些?试举一例作具体说明。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保卫黄河
(朗诵)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选自《黄河大合唱》) 1.全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朗诵词”里有表现当时奋起反抗的原因的诗句,请找出这个句子。
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歌词”中有描写敌后广大军民英勇抗敌的句子,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四、巩固练习
1. 《黄河颂》以丰富的艺术( ),壮阔的历史( )和磅礴的( ),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伺候(shì) 屏障 (píng) 寂寥(liáo) 阴风怒号(háo) B.簇拥 (cù) 痴心(zhī) 勾当(gōu) 长吁短叹(yū) C.庇护 (bì) 间或 (jiàn) 狩猎(sh?u) 优劣得所(lia) D.按捺(nài) 匀称 (chan) 膝盖(xī) 叱咤风云(zhà)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拔涉 伎俩 锲而不舍 天衣无缝 B.匿名 栈桥 郑重其是 梦寐以求
C. 诘责 辍泣 鲜为人知 一视同人 D.馈赠 诀别 获益匪浅 重峦叠嶂
4.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1)“业精于勤”道出了治学做事的真谛。我们只有 地汲取知识,才能在学海中直挂云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秦岭的石头 。从南的到北,从东到西,清一色的灰色调的花岗岩。它静气而坚硬,普通而有性格。(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
五、作业布置
A (必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同步练习》本课作业。 B (选做):仿照《黄河颂》,创作一首歌词。
教后反思/学习心得
长江之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诗歌情感。 2.揣摩关键词句,了解长江的形象特点。
学习重点
长江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重要词句的品味。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春cháo( ) 灌gài( ) wǎn( )起 尘āi( ) 荡涤( ) 气势pángb?( ) .2.朗读诗歌,根据下列提示,理解内容及结构。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 拥抱着大地 从 上描写 歌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