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三德兴作业成本法分析
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三德兴公司
一.企业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厦门三德兴公司为生产硅橡胶按键的企业,主要给遥控器、普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器和电脑等电器设备提供按键。1985年11月开始由新加坡厂商在厦门设厂生产,1999年为美国ITT工业集团控股。厦门三德兴公司年总生产品种约6000种,月总生产型号300多个,每月总生产数量多达2千万件,月产值为人民币1500万元,员工约1700人。企业的生产特点为品种多、数量大、成本不易精确核算。
厦门三德兴公司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大致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一1994年):无控制阶段。 第二阶段(1994年一2000年底):传统成本核算阶段。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实际运用
具体来说,厦门三德兴公司实施的作业成本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 (二) 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
在厦门三德兴公司备料、油压、印刷林硫和检查等五项主要作业里,对成本动因各自选择如下:
1、备料作业。该作业很多工作标准或时间的设定都是以重量为依据。因此,该作业的制造成本与该作业产出半成品的重量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产品消耗该作业的量与产品的重量直接相关。所以选择产品的重量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2、油压作业。该作业的制造成本主要表现为电力的消耗和机器的占用,这主要与产品在该作业的生产时间有关,即与产品消耗该作业的时间有关。因此,选择油压小时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3、印刷作业。从工艺特点来看,该作业主要与印刷的道数有关,因此,选择印刷道数作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4、加硫作业。该作业两个特点,一方面,该作业的制造成本主要为电力消耗,而这与时间直接相关;另一方面,该作业产品的加工形式为成批加工的形式,因此,选择批产品的加硫小时做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5、检查作业。该作业以人工为主,而厦门三德兴公司的工资以绩效时间为基础,因此,选择检查小时做为该作业的成本动因。
(三) 最终产品的成本分配。
根据所选择的成本动因,对各作业的动因量进行统计,再根据该作业的制造成本求出各作业的动因分配率,将制造成本分配到相应的各产品中去。然后根据各产品消耗的动因量算出各产品的总作业消耗及单位作业消耗。最后将所算出的单位作业消耗与直接原材料和直接人工相加得出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状况。
三、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实地研究结果的比较
根据上述步骤,选择三德兴公司在2000年9月份的生产数据,对378种型号的产品分别进行计算。表3-1和表3-2分别列出两组主要有代表性的实地研究成果。其中,表3-1为根据传统成本法计算亏本,而经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并没有亏本的产品型号;表3-2为在传统成本法下没有亏本,而按作业成本法再计算却显示为亏本的产品型号。
四.对厦门三德兴公司作业成本法实地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在历时半年多的对厦门三德兴公司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实地研究中,我们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1) 动因的选择不必求全,但应该找到最重要的、与主要成本花费相关的关键因子。
(2)成本动因的选择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注意与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相结合。
(3)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要以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为基础。
(4)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企业能否生存及获得发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能否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