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探索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行为,指出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不足,提出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设想,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和就业服务,同时满足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平台。
关键词:会展;校外实训;金字塔;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重点强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能适应行业和企业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主张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进行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生产能力和技能的重要平台。对会展专业学生而言,会展企业工作场所就是他们进行实践学习和操作的阵地。因此,高职院校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成为了会展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一.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材培养方式,使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环节,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孕育而生。由于会展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殊性,比如:1)会展现场工作的短期性,使学生无法进行较长时间、有规律性的现场服务实训;2)无相对固定的工作场所。拥有场馆或会议场所的会展企业相对较少,多数企业是以会展项目进行经营管理的,这种校外实训基地,无固定场所,实训活动内容具有不稳定性。3)会展企业活动涉及面广,相关性强。同一个实训基地,有时会因会展项目的不同而开展会议、展览、旅游、酒店、物流、策划和营销等单一内容的实训活动,难以形成系统性的、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综合性实训活动。因而,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环节上具有其特殊性。
目前已建立的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合作形式上大致可归纳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校企建立一种短期的会展服务关系,即是临时性的会展服务行为。当会展企业举办某一项活动临时需要服务人员时,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会展专业的学生到会展现场进行服务。会展活动结束该合作关系终止,直至下次企业需要人员时,再次进行合作。这种属于是松散型的实训基地类型。二是紧密型的实训基地,即是校企之间签订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企业与学校签订长期接收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活动的合同,企业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实训场所。这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时间与场所较为固定,学校教学能依据企业需求提前安排教学环节,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效果较为明显。三是强化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在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企业定期派遣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学校逆向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会展活动,使教师在实践中获取行业新信息和动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
以上三种形式在目前会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运用最广,而其中又以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最为普遍。三种基地模式虽然将校企合作关系由浅到深不断深化,但在注重与企业合作前提下,缺乏针对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的定向式、一体化培养目标和方案。以致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学习目的和职业规划认识不足,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二.构建“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设想
针对只注重校企合作,缺乏从学生自身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整体性考虑的现状,提出来了构建“金字塔” 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的设想。“金字塔”型校外会展实训基地建设,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1.从学生维度建立的金字塔型实训基地 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基地建设。从人材培养的系统性出发,在强化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将会展学生在基地实训主要分成三个时段逐步推进。
第一阶段,大一学生大批量进入到会展企业中实训,成为金字塔型实训基地的塔基。所有的学生将按企业要求随机分配到各个岗位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会展活动中的不同工作环
节。学生通过不同的岗位实践,掌握该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基础技能。在基地实训活动中,反思校内理论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学习。
第二阶段,二年级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实训。此时,会展企业将根据会展活动实际的岗位需求,对专业学生进行面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部分学生进入会展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进行深一层次的实训活动。此时的实训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如国际展会,要求从事接待岗位的学生必须能用流利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而从事会展营销岗位的同学,应具备一定的营销策划能力。这种有选择性的岗位实践机会,能增强学生的竞争和优患意识,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当然,合作企业也应在此阶段尽量多地安排不同的实习岗位,以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获得至少一次的实训机会。此时,每次进入企业实训的学生数量剧减,构成了金字塔的中间层次。
第三阶段,三年级会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应聘该实训基地提供的实训岗位,并进一步争取企业的顶岗实习机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